王美玉院牧--雖璞仍是玉

王美玉院牧--雖璞仍是玉

 思澄 

美玉,是一個平凡的中國女孩子的名字。但仍然是代表了一份期望,希望孩子長大了又清秀,又高貴。只是美玉的原貌和石頭不差兩樣,沒有細心和經驗的人,很容易把璞玉看作石頭,平白錯過了它高貴的品質。

王美玉院牧是一位文靜的人,由成長到事奉,也沒有甚麼耀目的光芒,能把人的注意吸引著。她不是鑽石,也不是翡翠,她只是一片璞玉。不誇張,不奪目,但當人伸手摸它的時候,卻能使人感到平易、親切、可愛。

原來美玉的成長並不愉快,也不溫暖。兒時,父親撇下家庭,另結新歡。母親帶著六名兒女堅強地活下去,排行第四的美玉就在艱難中成長。還幸母親是一個堅強的人,舐手扺足的日子,仍要讓孩子讀書。但破碎了的家庭,親戚朋友的往還都少了,所以美玉童年的歲月,有點像埋在深深的泥層中一樣。這樣也造就了她的耐性、沉著,還有一份敏善細緻的心。由於童年與人交談的機會不多,反教她更有耐心聽人說話。

初中的時候,美玉信了主,遇上了那一位能雕琢生命的師傅--耶穌基督,人就像玉石從深層的泥土中被採出來一樣。中學畢業後。八○年就進入香港神學院修讀神學,畢業後牧會三年。之後在建道神學院繼續進修教牧學碩士,同期轉任幼稚園的宗教主任,以便進修,九○年畢業後又再牧會至九五年。

九五年,美玉嘗試接受一個新的挑戰,加入了屯元區的院牧服務。或許是由活潑的教會事奉,轉到集中照顧寧養病房的病人,而且欠缺隊工的支援。一下子,美玉又好像跌回深深的泥層中,懊惱自己的「選擇」。然而,上帝似乎要在這段日子磨練她的探訪技巧和心志,她就順服地在屯門中事奉了三年。

九八年,一位在進修臨床牧關課程(CPE)時認識的院牧,把美玉引介到伊利沙伯醫院(QE),她感到這是上帝的引領,也就應允了。由於在QE探訪的類形比較多樣化,兒童癌病、心臟科、血科、腎科、急症室等等都有,隊工也比較強。在屯門醫院練就的一身「功夫」,就大派用場了。

當話題轉到醫院的事工時,美玉的聲調和節奏都顯得雀躍,讓人感到她裏面藏著一份真情。「最近,一位十三歲的小朋友,患了感冒送來急症室。兩個小時後,死了!她的母親情緒控制不了,護士處理不了,急call院牧。我用了個多小時,處理這位傷心母親的情緒,過程中更要帶她逃避記者,又要瞭解她實際要處理和面對的問題,真的很『緊張』、『刺激』,院牧真的可以幫助人,甚至是醫護人員。」

投入院牧事奉已有六年的美玉,不單對病人關心,她也清楚院牧的責任,還要牧養醫院員工。所以,她很積極的參加醫院團契,更喜歡與醫護人員成為隊工。「作為一個院牧,不單要受CPE訓練,個人成長、探訪技巧、醫院運作的知識、醫療倫理的課題、醫護人員牧養等等都十分重要。」可見美玉是通透晶瑩,不是石頭一塊。

作為一位傳道人的妻子,一個七歲孩子的母親,美玉感到最大的限制是「時間」,甚至因為不夠時間事奉,不夠時間陪孩子而有挫敗感。然而,過往那麼多的日子,既然都能夠在上帝手中化成祝福,那麼,今日就學習把「時間」也放在上帝的手中,讓上帝負責管理自己的生命,自己就像一片璞玉,貼貼地在主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