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明真理浸信會

越走越明真理浸信會

 思澄 

二十二年前,獅子山下的橫頭磡是一個面臨清拆,殘舊破落的徙置區。那時,香港經濟已經接上上升軌,這裏的人都籌算如何的走出這個標誌著貧窮的地方,甚至連宣教組織也要放棄這裏的工場。

遠在馬來西亞,剛在星加坡神學院畢業的朱志偉牧師,郤推卻了十多個工場的邀請,帶著新婚妻子,接手了那裏由「美北浸信宣道會」所辦的福音閱覽室,踏出信心和順服的一步。八三年,教會在行政和經濟上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政府的遷拆通知就到了。這個時候,朱牧師惟有帶領教會趕緊註冊,成立「真理浸信會」,並且覓購堂址,踏出信心的第二步。結果,在油麻地的廟街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但卻沒有足夠的錢,朱牧師惟有返回祖家馬來西亞籌款。雖然受到不少刁難艱苦,但靠主的恩在油麻地立基了。

遷至油麻地後,教會雖然只是初初自立,卻堅持用雙腳走路。一方面積極開展福音工作,另一方面關心社區和普世教會的需要;朱牧師甚至加入一些區域諮詢組織,對地區事務積極參與。「我們的教會重點支持院牧事工、短宣事工、金燈台(文宣事工)、神學教育。教會不單讓我去參與,在經濟上也大力支持,每年也有數十萬的奉獻,是支持這些事工的。以我們教會的規模和力量,不敢說是多,卻敢說是盡了一分力。」朱牧師用他那帶點豪邁的聲音說。

「當院牧事工還在萌芽階段,我主觀地覺得這是一項時代事工,醫院的門能夠打開,必然有神的手介入。」八七年,朱牧師就帶領教會投入伊利沙伯醫院,並且成為院牧事工委員會的創會成員。八九年,又投入推動成立院牧事工聯會。「醫院中有病人需要受洗,若沒有堂會牧師負責,教會也全力協助,可謂生洗死葬。定期到醫院中幫助成人福音聚會、兒童福音聚會,已成為教會事工一部份。」

把人力財力都分到「外面」的事工去,卻沒有減少教會的發展。八七年,真理浸信會在沙田開展了第一間幼稚園和植了第一間分堂。由於辦學成績卓越,學額供不應求,九一年又再開辦了碧濤幼稚園,同時又植了第二間分堂。經過幾年的鞏固之後,九八年更購下沙田的一所電影院,九九年教會由油麻地遷往沙田。經歷區域和形態上的大轉變。同年接到教育署通知,獲批粉嶺雍盛苑商場幼稚園,二○○一年,教署再批屯門富亨村商場幼稚園,一下子教會的人力財力都拉得繃緊到不得了。在人不能,但上帝卻幫助兩所幼稚園都滿額收生,而兩所新堂亦相繼開始。

教會不因「外在」事工而減慢發展,相反帶來更大的動力;教會也不因「內在」的事工削弱對外的參與,相反要更多的支持。遷入沙田之後,真理浸信會沒有放棄對伊利沙伯醫院院牧事工的承擔,而且正在籌劃對區內院牧事工的支持,教會已鼓勵會友參與醫院探訪,每年一度的院牧步行籌款,更推動幼稚園家長參加。

由當年殘舊破落的橫頭磡徙置區,到品流複雜的油麻地廟街,再到沙田、粉嶺、屯門,真理浸信會用自己的腳走出自己的路,手上福音的火炬,也越走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