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叩門--心理輔導簡介

無懼叩門--心理輔導簡介

 譚日新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心理輔導員) 

不少人對心理輔導也有以下的疑問:甚麼是心理輔導?見輔導的人是否「心理變態」?與家人或朋友分享有甚麼不同?本文寫作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對心理輔導有一個基本認識,從而澄清一些誤解,以致我們從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家人、朋友、同事或教會中的肢體,是否需要尋求心理輔導的幫助。

心理輔導是甚麼?

有別於藥物治療,心理輔導 是一種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治療方法,幫助求助者改善其心理困擾,而其情況可呈現在下列幾方面:

行為例如失眠、過分整潔、過度工作、暴食/節食、自毀或傷人等;
情緒例如抑鬱、過度興奮、焦慮等;
思想例如負面、過分正面、多疑、偏激或簡化等;
性格例如過分依賴或疏遠別人、難與別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等;
人際關係例如戀愛/婚姻問題、親子教養問題、工作關係或朋輩關係問題等。

另外,亦有些求助者以自我認識、成長和性格更完整為輔導目標。

對於精神或情緒病患者,除了這些目標,也可幫助他們消減病徵或更有能力面對病徵所帶來的困擾,從而重新投入正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進行的方式

心理輔導一般的方式是,求助者與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輔導員,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所建立的一份治療關係 ,在這個基礎上幫助求助者面對其心理困擾,達致一同訂立的治療目標。而在這個治療環境下,心理輔導員和求助者也要遵守一些基本守則:

心理輔導員方面:遵守專業守則,例如保密守則:即除涉及自殺、傷人、法庭要求,又或在求助者的同意下,心理輔導員要對求助者的談話內容保密。

求助者方面:假如是面談輔導,一般也需要預約、付費 及準時出席面談等。

過程

一般來說,心理輔導是透過一個進程(process)去幫助求助者,當中包括有︰

開始階段求助者與心理輔導員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瞭解和評估求助者的問題、訂立輔導目標和治療計劃。
中期階段求助者與心理輔導員一同邁向、進行和達致輔導的目標。
結束階段幫助求助者鞏固已達到的輔導目標;預備、接受和面對與心理輔導員結束治療關係。
常見的形式和種類
個人輔導─-這是最常見「一對一」的面談方式。
小組輔導─-特別適合一些在人際相處上有困難的人士,透過小組中的人際互動,幫助求助者更瞭解自己和別人在人際中的異同,從而在情緒、想法和行為上作出改善。
婚姻及家庭輔導─-幫助求助者處理婚姻、親子或家人關係的問題。一般來說,求助者和有關的家人也會一同出席面談。
兒童及青少年輔導─-除了談話外,有些心理輔導員會運用一些活動達到治療效果,例如遊戲、音樂、繪畫或沙盤等。
婚前輔導─-幫助一些準婚人士預知婚姻中的困難,作出適當的準備。
危機輔導─-幫助求助者、家人或朋友去處理即時的危機,例如自殺、家庭暴力或精神病發作等。
電話熱線/網上輔導─-解答一些求助者即時或處境性的問題。如有進一步需要,或會轉介至其他形式的輔導。
學業/擇業輔導─-幫助求助者在學業或工作上作出適當的選擇。
戒癮輔導─-幫助求助者戒除一些上癮行為,包括毒品、賭博或煙酒等。
心理輔導要進行多久?

除了一些危機輔導(例如:自殺)或教育性輔導(例如:婚前輔導)可以在幾次內完成外,一般短期的心理輔導也要三至四個月,而較長的可多至幾年,視乎求助者問題的性質和期望。一般來說,求助者的問題是在短時間內出現、不涉及生理因素或深遠的歷史成長因素,則透過短期輔導作出改善的機會較高。但若是求助者的問題是已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涉及情緒或精神病患,又或在成長中長期受到困擾,例如長期受虐待、形成嚴重性格問題等,則可能需要較長的輔導時間,才有明顯的成效。但就算是這樣,求助者亦可在訂立治療目標和計劃時,講出其意願和期望,訂立一些短期目標,達致後可考慮完結,待日後有需要時再尋求輔導的幫助。

促進輔導成效的因素

一般來說,一個心理輔導的療程能否達致理想的效果,下列三方面因素非常重要:

求助者方面:求助意識是否夠高?還是被別人強迫前來?能否接受心理輔導員所用的方法?能否與心理輔導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等。

心理輔導員方面:對求助者問題相關的認識、訓練和經驗是否足夠、其方法是否為求助者接受、能否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等。

治療關係方面:彼此是否能建立一個互信的治療關係,在這個基礎上一同合作,達致輔導的目標等。

誰人需要心理輔導?

近年來,在心理健康方面,正如醫學一樣,已積極提倡預防性的保健療法,例如正面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增進自己在情緒和焦慮管理、應付壓力、婚姻幸福或親子關係上的能力。能參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講座、工作坊或成長小組等活動,相信可幫助我們達致自我認識和成長。另外,亦有些人會選擇面談的心理輔導達致這些目標。

假如我們在情緒、思想、行為、性格或人際相處上出現困擾,甚至已去到損害身體、工作能力或家人關係等地步,若已嘗試解決但仍未有改善的話,相信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我們一同面對和解決其困擾。

對於已經被證實或懷疑自己患上精神或情緒病的人士,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相信心理輔導也可幫助消減其病徵、增強面對病徵的能力及面對病徵帶來的心理困擾,從而幫助患者重投正常生活。

註解:
  1. 有些心理學家將心理輔導(Counselling)和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區分,認為心理輔導是幫助一些問題較輕微和正常的人,而心理治療則是幫助一些情況較嚴重或患有情緒/精神病的人士。有些則不同意這樣的區分,相信當中沒有一條明顯的界線,去分辨正常與不正常、輕微與嚴重,更索性把兩個名稱交換使用。不管我們接納那一個定義,相信只是程度問題而已。為了簡化起見,筆者在文中皆以心理輔導為統稱。
  2. 常見的是一星期一次約50分鐘於輔導房的面談。
  3. 治療關係是以求助者為中心的一種單向關係。故此,這與一般家人和朋友雙向之關係不同。
  4. 收費會視乎是「有政府資助機構」和「私人機構」而有所不同,情況像政府醫生和私家醫生類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