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很愛我

主很愛我

 韋啟志  沙田區醫院院牧 

〈主很愛我〉的主角家祺在他自己的安息禮拜定下了這個主題。

大約在今年的四月底,收到白普理寧養中心家居護理姑娘的轉介,一位年輕癌症病患者的父母親,因在家中照顧患病的兒子,表現得十分焦慮。由於家祺不願入院治療,但卻願意接受洗禮,加入教會,故此姑娘希望院牧能家訪關心這個家庭。聯絡了他們之後,翌日下午就到馬鞍山探望他們。

家祺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十分深刻,雖躺臥在床上,但他六呎四吋的高大身軀,仍叫人感到他的高大,這位病人性格開朗、健談,從他父母口中得知他發病很突然,至今已有三年,雖然經過各種的治療,但癌細胞仍不斷擴散,父母有著說不盡的無奈。

父親才剛退休,卻要面對兒子患病,陪著他經過種種療程,患上稀有的骨肉腫瘤的家祺十分聰穎,不煙不酒,大學畢業才幾年,作父親當然想盡一切所能來醫治他。

關於家祺的信主,是因一位姊妹在威爾斯醫院探望教會弟兄姊妹的家人,偶然認識了他。她就協助家祺做足部按摩,後來更每天都到他家中為他做足部按摩,家祺雖是他的舅父向他傳福音而信主,但卻是認識這位姊妹之後信仰才更加堅定,並且接受洗禮。

最後家祺因為病情轉差,在家中未能給與充分的照顧,就進入了沙田醫院的腫瘤紓緩病房。因此我每天都可以接觸他和他的父母,這時也是他們一家人最難過的時段。因為行動不便,他每天都需要家人在旁協助。因為他又很注重食物營養,每天三餐家人都會特別預備。他又會對每份藥物酌量一番,寧願忍受身體的痛楚而盡量避免服食止痛藥,又常常向醫療人員查詢自己的病情。在這情況下,家祺和他的父母並醫護人員之間,都產生很大的張力和壓力。

那段日子,我八時左右就遇見那坐在病房外,為兒子送來早餐,並已完成了按摩,神情哀傷的父親。進入病房,家祺往往是第一個探望的病人。很多時,我要做的就是緩和他們與醫護人員之間的張力。那段日子,我常常與家祺一同禱告,求神保守和安慰。面對家祺的父母,則懷著聆聽的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當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之後,我鼓勵他們和家祺約見臨床心理學家,以協助他們度過這艱難的日子。

雖然如此,一直以來,家祺並沒有怨天尤人,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天,表現出對生命的熱忱、堅持與盼望。直至在離世前的三個禮拜,他的病情急轉而下,一度在垂死的邊緣,他仍時刻緊捉家人的手,向他們一再傳福音,並向家人和親友道別,還很有信心的約定將來在天家再見。有一天,他還為自己作了離別的預告,並解開了父母的心結,使他們放下複雜矛盾的心情和終於說出心底的話,接納自己的孩子將要離開,並以感恩的心來照料家祺最後的每一天。

二○○六年八月九日家祺終於靜悄悄地走了,他為家人和親友留下美好的回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亦留下美好的腳蹤。

我的感受

  • 教會的關顧和支持能帶來病者和家人的祝福與安慰。家訪的時候,家祺和家人熱情的展示他受水禮並和教會弟兄姊妹為他輯錄的書冊,令人十分感動。
  • 關心也關顧。弟兄姊妹為怕影響家祺的休息,特別輯錄各人的問候和合唱的VCD由專人帶來,用電腦放給家祺看。
  • 一位在病房偶遇的姊妹(後來家祺叫她契媽)每天在床邊照顧,並為他按摩等,家祺父母則可以專心負責每天三頓膳食的準備和運送。她逗留在醫院的時間比家祺的母親還長,病房護理人員由驚訝到佩服,從佩服到感動。
  • 在家祺離世的翌日,他的父母、契媽等專程到病房送上果籃、謝咭及等候主診醫生回來道謝,並為以往產生的火花致歉,令病房醫護人員大受感動,也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