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牧養的經歷與期望

醫院牧養的經歷與期望

 鍾健楷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主任 

人人都認同「教會」是教牧牧養主要的場所,但另一個不能忽略的地方乃是「醫院」。在許多人的目光中,醫院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場所,但每位躺臥在病床上的人,他們的心靈,正期待著別人的關心和慰問。

在以往的日子裏,當我到醫院探病時,許多會友都用類似的口吻對牧者說:「牧師!你這樣忙都來探我,多謝你。牧師,祈禱後你走先啦!」當聽到這些話時,心裏感到不悅。我們到醫院探候患病的會友,是否單單為他們祈禱便足夠呢?除了為他的康復禱告外,還可以做甚麼呢?難道只在病床旁聽他訴說疾病的因由、醫生的診斷;甚或他的個人感受,以及對上帝多一點親近的話題,我們還有甚麼事情可以做呢?若你願拿一條毛巾來,為他抹抹臉頰,他可能更難為情。究竟我們在病床旁能為患病的會友做甚麼呢?

為改變會友在病床的心境,當我到醫院探候時,會從他的焦慮中盡快為他禱告,然後逗留更長一點時間,以舒緩他那不安的情緒。在傾談停留間,像是聽到聖靈的聲音,從心底裏浮現出合宜的經文,在分享間,聖靈親自做安慰的工作。

此後,從新評估牧養的方式,從「教導」的方向,轉為「聆聽」的行動,學習聆聽人們內心的聲音。以「教導」的方式去牧養,這是多年的習慣,也是一貫以來教會的牧養模式。若要轉為「聆聽」式的牧養,似乎這是一個新的方向,如何能得到這個訓練呢?

教會為要提高牧養質素,便鼓勵同工參加香港浸信會醫院於2000年春季進修「臨床牧關課程」。當參加這個課程時,本著提升自己的牧養質素,其次更能明白如何在醫院裏探候患病的會友;誰知這個課程剛好與自己的理念相反。這課程不是先考慮去幫助人,乃是要明白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習聆聽自我心靈的聲音,處理內心深層積壓多年的個人問題,重新肯定在牧會裏事奉的角色;進而再改善牧養的表達和模式。短短十四週的「臨床牧關課程」帶來在事奉生命上有極大的反省與回顧。

這課程精彩之處,在於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每天在上課後,便被安排到病房進行院牧探候,及後要寫「逐字報告」。在課堂裏作出匯報,透過彼此發問及探討,從而改進牧養關懷技巧。這課程使人難忘的地方,乃是「人際關係小組」。我們在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原則下,透過對談、對質、澄清,學習瞭解接納自己和別人,幫助自己更有效地加強牧養。當然在每次期中和期末的督導,也是一個深刻反省和改善的機會。當完結整天的課堂和實習後,回想一天的辛勞實在有豐厚的回報,因每天都反省著人際間關係,又從牧關的臨床經驗,豐富了牧養的技巧和神學反省,讓本來從神學院學來冷冰冰的神學知識,得以在人性間反覆地探索,從而找出一個處境和實踐的原則。

今天「臨床牧關課程」,不該再被人看成為擔任醫院「院牧」的必修課,凡擔任牧養職事的人,都該進修這個課程。人心靈的牧養,不是在患病時才落於低谷,需要牧者與他同行找出路。在教會牧養多年,體會到會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壓力和重擔才積勞成疾,病倒在醫院的病床上,到那時才去關顧,或許會遲了一點,更或許失掉一些該做的事,以致未能提高牧養質素,為會友為教會帶來祝福。教牧同工在教會事奉多年,若只管埋頭苦幹,間中參加一些專題講座,調節一下不太靈活的思維,也許都會改善一點牧養的質素。若要全面改善牧養的模式,和牢固的牧養,則必須與一些同行者一同學習,一同砌磋,才有改善的機會。

自我增值不是一句空話,自我增值乃是一個雙贏方案。當教牧同工得到造就,會友便得到完善的牧養,富有健康靈命的會友,便成為健康教會的要素。這是個相互影響的原則。教會何不先鼓勵同工去學習,才要求同工要有好的表現呢?

本人於教會事奉二十五年後,更獲教會鼓勵進修「臨床牧關課程」。這課程影響著日後的牧養,讓更多在醫院裏的會友及家人得到照顧和牧養,他們對教會有更多回報;而本人在牧養事奉上更得喜樂。願榮耀歸給天上的父,誠心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