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心不偏情 ~ 慈聲策進座談會

編心不偏情 ~ 慈聲策進座談會

日期:2007年8月8日
地點:時代論壇辦公室
主持:羅杰才牧師  整理:梁婉琴
參與者:許朝英(宣道出版社社長)  翁傳慳牧師(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 
    吳思源先生(從心會社主席) 李錦洪先生(時代論壇出版社兼編輯)

羅:《慈聲》創刊於16年前,當時無論是基督教的圈子,或社會的層面,出版事業都不如今日的蓬勃。《慈聲》能由出版延續至今,是因為它是一份機構的事工刊物,沒有財政上的壓力,才可以延續;還是由於《慈聲》具有內容和吸引力,所以使機構的事工得以發展?各位怎樣看一份機構/事工刊物,怎樣看《慈聲》?

許:我觀察到《慈聲》是隨著時代而作出改變的,最初它較多以機構出發,似乎有點「硬銷」,但漸漸卻定位為一份事工刊物,不再令人有一種「自說自話」的感覺。

翁:作為一份事工刊物,我認為資料性和傳遞性兩者都同樣重要。《慈聲》的內容除了介紹整個院牧事工的動態和發展外,還透過不同的文章把心靈關顧的理念和實踐展現出來,對於事工的推動,實在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李:任何一份刊物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存在的價值、二是生存的條件、三是發揮的空間。近年我特別留意到《慈聲》除了有院牧的角度,更多了一個社會的向度,就是把院牧的服侍和醫療系統串連得更加緊密,並且用一種柔性的方式去影響和改善醫療的軟件,鼓勵一種關愛和無私的服侍,這是我十分欣賞的。

吳:我認為《慈聲》帶出了院牧事奉在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特色,有效地推動了院牧的形象,並且讓人看到基督教在醫療建制內,如何在全人醫治和心靈關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慈聲》更同時在教會人材網絡和招募上發揮了推廣的作用。

羅:《慈聲》每期印發約12,000本,其中5,000多本會寄給個人讀者,5,000多本會按教會及院牧室要求送出,亦有小部份寄給神學院、機構、圖書館、海外。這樣的印刷數量和分發方式,是代表了《慈聲》受歡迎,還是我們可能濫發?請問,在推廣及有效分發這兩者之間,應當如何處理,大家又有何經驗?

許:隨著讀者的流動性和興趣的轉移,出版人也得掌握真實的現況,而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以問卷方式瞭解讀者的意向。近年電子刊物越來越普及,《慈聲》也可探討一下網上版的可行性,看看會否更能迎合讀者的需要。

李:出版人必須考慮成本效益,所以縮減印量未必帶來好處。《慈聲》現在可能是漁翁撒網,但收網也未必是最佳方法,反而應該把網再撒出去,但必須撒在有魚的地方,也就是說要「中的」。

羅:大家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慈聲》的對象。相信我們都認同讀者群與刊物的定位和內容是息息相關的,那麼大家覺得《慈聲》在吸納對像上還可有甚麼空間?而在內容上又是否需要加入新的元素?

翁:《慈聲》的定位既然是關注全人醫治中的心與靈,除了病人之外,醫護人員也應該是被關懷的對象,因為他們要先被關顧,才能去關心所照顧的病人。其次是教會,因他們是院牧事工的夥伴,《慈聲》必須有效地把心靈關顧的理念推廣至牧者和信徒,並且他們能身體力行地把院牧服務實踐出來。總的來說,《慈聲》應肩負起一個傳遞普及心靈關顧的使命。

李:我十分贊同《慈聲》的核心讀者必然是事工的支持者和參與者,但除此之外,還可擴闊到一些與醫療系統有關的社會人士,如立法會醫務委員會和一些相關的民間組織,讓這些對醫療工作有承擔的使命群體可以透過《慈聲》這度橋樑,為醫療系統帶來更多更好的改善。但正如先前所說,《慈聲》是以感性為傳遞的方式,我們不應流於理性或知識性,而是從生、老、病、死入手,讓人去回應世界,並且由關心醫院做起。

吳:除了本地的事工,我覺得《慈聲》可加入一些國際視野,即院牧服務在海外的發展情況,如台灣、澳門等,這樣不但可以擴闊香港教會的眼光,亦能更全面地呈現院牧事工的發展和趨勢。

許:其實一本事工刊物在不同的年代都會有特定的使命,我覺得在持守大方向的原則下,主編絕對可以按時候和資源作出取捨,達成使命。

羅:十分感謝各位分享寶貴的經驗,並為《慈聲》提出一些改進的意見。盼望《慈聲》在未來的日子不但進入教會、進入醫院,更能去到社群,讓全人醫治和院牧服務得到更多人認識、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