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專題:希望可以再到中國

今期專題:希望可以再到中國

羅輝玲 前廣東江門市中心醫院院牧

2002年,從美國回來的趙洪鍠醫生,已經為要在中國內地開始院牧事工而努力。經過了他多番奔走,03年1月,趙醫生得到了廣東江門市中心醫院的黃鴻鑣院長邀請,同時亦得到了那打素醫院的院牧部支持,在江門市中心醫院開始了「輔導關懷服務」。但可惜這個有意義又充滿挑戰的事工,因為黃鴻鑣院長的退休,只進行了9個月就暫停了。但這9個月令我有很多的學習和體會,如果上帝再有呼召的時候,我亦希望可以再到中國內地。

踏足內地的醫院,感受和香港的醫院很不一樣。首先,我們會特別被提醒,不可以講宗教(傳福音)。但醫院裏面的病人,卻是十分渴望我們探望他們。在內地的醫院當院牧,是十分受病人歡迎的,反而在香港有些病人不太珍惜院牧服務。至於病人的家屬,他們就更喜歡和我們交談,原因是內地的醫療仍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收費又相當昂貴,所以家人特別擔心,很希望有人可以傾訴,並且他們知道我們是從香港和美國來的,又是義務的來服務,就更加有好感和信任。

在江門市中心醫院的院牧團隊,除了趙醫生和我及另一位亦從香港來的女同工之外,還有一些義工,那打素醫院院牧部的湯新南督導亦有到來講課和指導。雖然原先打算在醫院教授的課程未能推行,但醫療人員透過我們的服務及瞭解之後,都很認同「全人醫治」的理念,並且很有興趣及願意探討。但他們多會從學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從信仰角度去思考。

作為院牧,我們知道「心靈關顧」不可能抽離信仰。因為人在病苦之中,要面對的往往是肉身以外的問題。所以當我們關懷病人時,徵求了他的同意,他們大都樂意接受我們為他們祈禱,他們把祈禱當作是一個祝福的行動。在這幾個月當中,有人信了主,也有人受洗加入了當地的教會。

雖然在江門市中心醫院的院牧事工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但我們深信「全人醫治」的種籽已經撒了出去,它必然會繼續生長的。在這幾個月的經驗之中,我亦有一些體會。

1. 在內地推行院牧服務,要從輔導入手,因為他們對「靈」的認識比較少,對信仰又有點抗拒。所以在內地也不稱牧關(牧養關顧),而稱輔關(輔導關顧)。
2. 內地對專業很響往,但對傳道卻很有介心,如果要在內地推行院牧服務,應該從專業的方面著手。
3. 宗教問題雖然已經相當開放,但仍要避重就輕,免得醫院尷尬難做。
4. 院牧服務對內地醫療人員來說是一個新鮮課題,不應太高調,以免不認同的人有反感。
5. 中國內地的人,特別是專業人士,習慣了套用理論,所以和他們交談,要多用哲理才能取得他們的注意。
6. 內地是一個重視級別的社會,上級對下級的影響很大,所以要和上層有良好的溝通渠道,也要和各層打好關係,因為內地是十分重視關係的。
7. 因為中國很大,人口眾多,院牧服務必需要訓練當地人,我們也有訓練當地教會的傳道人,以使他們能漸漸自供自給。

回想在內地的日子,為到香港的醫院和病人很感恩。我們的病人得到的治療和關心,其實已經很好,而院內又有不少基督徒和義工可幫手,病人的身、心、靈都得到照顧。但中國內地要像香港,相信仍要等待一段日子。深盼神感動更多本港及海外牧關同工準備好自己,一旦內地的門戶開放,隨時能投入服務及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