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賣品

非賣品

 羅杰才 香港醫院院牧聯會總幹事 

香港是由實業起家,由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塑膠、紡織、電子,甚至電影,為香港奠定了經濟基礎,並成就了一個輝煌和令人懷念的七八十年代。但八十年代之後,香港開始重商業輕實業。回歸以來,雖經金融風暴,但政府其心不減,反更銳意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直至再來金融海嘯,政府如夢初醒,急急成立「經濟機遇委員會」出謀獻策。「經」研究後,提出六個「香港具發展優勢的產業」,醫療是其中之一。

政府願意從商業回歸到產業,實在值得肯定。然而,商業和產業兩者有不同性質。商業著重機遇,只需架建一個交易平台,提供法律、會計、營銷、管理等的服務,促成買賣,就可以收取利益。但產業著重經營,需要設備和材料(包括人才),產業要的不是一個平台,而是一個基地;不是機遇,而是可以持續發展的條件。產業不是從促成交易中取利,而是從生產的成品中得益。

雖然香港的醫療在亞洲城市中一向在先進之列,而且城市現代化,若發展醫療,無疑對鄰近地區,特別是內地的富裕人士有吸引力。然而,醫療雖然可以收益創匯,但其根本性質卻是治病救人,而一地的醫療,首要的作用是為該地區的市民所用。除非當地資源足夠,自用有餘,才能考慮惠澤其餘地區,甚至創匯收益。但香港的醫療,近年不單事故頻生,而且服務的質素亦日趨下降,就以市民輪候的時間而言,已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在這樣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試問醫療又如何可以成為產業呢?

最近電訊盈科計劃私有化,引來社會重大反響,其中最主要的批評就是把原該作為產業的電訊公司,視為商業買賣的項目,主事者不以產業發展為目的,只從如何圖利作考慮。如果「經機會」的產業觀也像電訊盈科一樣,香港的醫療結果恐怕不堪設想。

周永新教授就曾撰文質問「醫療為甚麼要產業化?」(信報09年4月23日)指出醫療產業化只會削弱公營醫療的服務,而且若把醫療作為產業,更會提高市民就醫的經濟負擔。筆者非常認同周教授的觀點,因此,政府以商業思維去考慮「醫療產業」實在值得商榷。因為市民的健康,絕對是非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