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面對真我

學與教-面對真我

 許配靈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臨床牧關教育助理訓練督導 

人若想懂得教,必先懂得如何學。學習可以理解為一個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基於老師與學員均有著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傳統,彼此的價值觀和假設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學與教的過程中,雙方的自我認知和反省能力都會受到挑戰,且會遇到不少困難,同時也要承受不少壓力,這些不單是學與教的過程中必有的元素,也是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筆者盼望透過本文分享自己在CPE的學與教之間的一點體會。

克服焦慮的過程

很多人認為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是促成優質教學的重要因素,但Parker J. Palmer則認為優質教學與老師的「真實自我」有關,因為教學質素乃取決於老師對自我的認知,以及真誠的人格,而不只是依賴所使用的教學技巧。Palmer認為當老師能夠表裡一致地活出自己時,每一段教學旅程均可以成為一個深度認識自我的機會。

從「學」與「教」的過程中發現到,當人置身於一種沒有足夠安全的感覺下,就很容易產生焦慮。作老師的,會緊張自己的教學表現如何,心裡害怕被批評。作學員的,則會緊張自己的學習表現如何,心裡害怕不被別人接納。這兩個處境都會引發當事人很大的焦慮。倘若我們有能力把這股焦慮轉化為學習的契機,便能藉此機會探究箇中的來源和影響,學習以坦誠的態度來面對真我,接納自己現時的不足和限制,且透過個人反省及與人溝通去了解自己的優點、弱點及性格特質,便更能尋找及認識真實的自我。

求同存異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若彼此不能接納對方不同的立場和想法,便會容易引起衝突。因此,在學與教的過程中,各人應該學習聆聽、包容和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正如儒家所提倡「求同存異」的思想。這並不表示我們要即時放棄自己的立場來解決衝突和矛盾,這往往只能達到短暫表面的果效。相反地,各人必須學習在接納多元化的大前提下,在差異中努力建立真誠的對話,尋求相互認同和彼此共享的價值和信念。接受CPE訓練的學員來自不同的宗派背景,在信仰傳統上難免有所差異,有些思想較保守,有些則較開放。透過聆聽和對話,除了體驗彼此之間原有相近的觀念外,大家更可進一步嘗試接受對方的新觀點,好讓自己得到啟發,擴闊個人的眼光和理解。因此,我不會排斥那些不認同我觀念的學員,我會學習擴闊自己的眼界、打開聆聽的耳朵,讓學員成為我的「老師」。同樣,我也期望學員持有同樣的學習態度,讓別人成為他的老師。

Linda(化名)是一位熱愛傳福音的教牧,她會把握每次床邊探訪的機會。開課不久,當她的行動被挑戰時,即時表達自己不能夠接受院牧不傳福音。因為她的執著,使她很難聆聽和反思其他人的見解。當她被病人當面拒絕時,便很快引用聖經解釋不信的人的下場。督導過程中,Linda學習正視自己的感受和尋求可改善的地方。後來她反省自己的行動,領悟到「硬鎖一套福音給病人未必是最合宜的做法?」她漸漸明白和接受院牧先要評估病人的心靈狀況和需要,然後為對象度身訂造的闡述福音。往後Linda在探訪關懷中顯得更有效地向關懷對象分享福音的好處。透過Linda的掙扎、反省和改變,同儕們也一起學習這功課,成為大家在牧養和傳福音上一次寶貴的交流經驗。

容許掙扎的過程

在學與教的過程中,總有要面對掙扎的時刻。有些掙扎是源自個人內省和自我探索,有些掙扎則來自別人回應時所作出的挑戰或對質。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每個人都會選擇以開放的胸襟去迎接別人的意見,以及去面對自己的掙扎,因為改變往往需要有冒險的精神和勇敢的行動。人過往的經歷,都會潛移默化地塑造了許多尤如真理般不能動搖的「應該」,然而這些似是而非的「絕對應該」有時反而扭曲了真實的自我,例如:認為人「必須」按規定如此學和如此教,便是履行了學與教的責任,那就無可指責,因而削弱了激發表達個人意見和感受的意欲與機會。
另一方面,有時掙扎是源自害怕和擔心,例如:有時我會擔心學員不認同我的回應和提問,害怕自己辭不達意,甚至聯想到學員會否懷疑我的督導能力。同樣,學員也會害怕自己的見解被挑戰,擔心自己被誤解或不被認同等。當掙扎出現之時,若我們能學習容許掙扎,把握這機會,並把掙扎視為轉變的起點,將有利於學與教。因為掙扎背後,正好表示當事人曾經面對真實自我和作出深層反省。更重要的,是他有可能勝過那使我們變得僵化而不敢改變的恐懼,這恐懼往往阻塞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剝奪了我們學與教的能力。

邁向成長的過程

學與教所帶來的真正成長必須源自個人內心,這是個有血有肉的過程,當中必會經歷過無數掙扎和改變。然而,每個人面對掙扎的反應也不一樣。有人願意冒險作出突破,學習敏銳自己裡外一致的醒覺,並對這醒覺作深入反省,從而對自己有更全面、正確和深入的認識,經歷生命的更新和成長。相反地,也有人不願意去面對、開放認識及改變自己,以致生命沒有突破。在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時我會在乎自己的得失,這現象正挑戰著我的自我形象和價值。但也因著這份醒覺,讓我再次接觸到缺乏自信的自己,原來需要不斷依靠外界事物來認同和肯定。這種反反覆覆、高低起伏的情緒,有時真的使我洩氣。但更重要的,是我有勇氣接觸它,提醒自己不要再被這掙扎所轄制,學習以更健康的角度認識這份醒覺,讓它成為自己成長的契機。同樣地,因著我經歷過自己的掙扎和感受,讓我更能明白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掙扎和感受。當各人願意彼此連繫,以謙卑反省的態度來面對別人的回應,擴闊自己的視野,生命就會得著支持和啟發。人若願意面對真我,把掙扎視為成長的契機,便能較健康地肯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並且可以對自己的生命經歷有重新的演繹。

總結

只要我們心存對話的空間及面對真我的胸襟,在學與教的過程中確實能夠促進自我反省和探索,包括發現和辨識自己的優點與盲點,從而對自己有更深入正確的瞭解,以及有機會作出相應的修正。正如Irvin D. Yalom認為:「積極的治療師總是在自我認識和覺察上不斷進步和成長,一個人不可能在指導別人檢視內心深處時,卻不同時檢視自己呢?也不可能要求病人重視人際關係,卻不檢視自己的關係模式。」事實上,學與教是個持續成長的過程,需要學習不斷聆聽別人和自己、並經過深入思考和反省才會有突破,我心願自己能成為一位終生學習的老師。

參考材料:
  1. Parker J. Palmer著。藍雲等譯。《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台北:心理出版社,2009。
  2.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著。易之新譯 。《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The gift of therapy : 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台灣:心靈工坊文化,2002。
  3.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and Gerald Corey.  Group Process and Practice, 4th edition.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 1992.
  4. 百度知道網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34264 網上文章“合而不同,求同存異”是甚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