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症室內的另一位病人

診症室內的另一位病人

 徐兆恒醫生  

美芳最初陪伴母親來看病的時候,已經是十多年前了。美芳的母親由常常忘記東西放在那裡,漸漸惡化到不懂得回家;間中更有暴力傾向,最後演變到不能照顧自己。

美芳未婚,她選擇辭去工作,留在家裡照顧母親。數年下來,美芳身心疲累。終於,申請多年的護老院有宿位了。但她又不忍心,還說母親有時還認得她,會找她。結果美芳也成為我的病人,多年來的日夜照顧母親,令她情緒低落並且經常焦慮。問她是否也有其他兄弟姊妹可以幫忙照顧母親,她只是苦笑。

有一天她哭著的告訴我,母親前一天粗暴對她,她還手時推跌了母親。結果她充滿內疚。我理解她是在一時衝動之下才有這樣的行為,並為她重新調校藥物,再尋求可以幫助她減輕壓力的方法。

其實已經有若干社區機構為她提供服務,但她仍是要面對日夜照顧的重擔。終於差不多二十年,直到美芳的母親過世了。我以為她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她的情緒病並沒有立刻好起來,長期的勞累和缺乏社交生活,美芳需要慢慢適應自已一個人的生活。

在診所裡有很多類似的個案,為了長期照顧親人,付出時間、金錢、健康。有些會懂得求診,但有更多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及自己的狀況。他們的情緒往往被病人的喜怒哀樂牽引着,就如美芳一個人獨自照顧病患者的擔子使她也成為病人。

在診症室內碰到不少病人,他們經常胃痛、頭痛、心口痛,其實都是與家人的情況有關。人的喜怒哀樂,往往是與親人的關係分不開的,家庭醫生因為有機會照顧他的家庭成員,所以比較容易察覺這種關係帶來的影響。

有些照顧者也意識到箇中原因,但卻往往像美芳一樣,不能自拔。一些察覺不出的,在醫生提示後很快便控制病徵,他們懂得減低自已的緊張,並找人幫忙照顧親人。擔子輕了,病痛便不藥而癒。

很多照顧者要面對親人每天的需要,雖然有不少家庭都有傭人幫忙,但大部份家庭都要靠自己的。看到很多照顧者的耐性、辛勞,堅決不放棄的心,作為醫生也得到了不少鼓勵。美芳的例子除了提醒我們診治病人之外,對照顧者的健康也要留意和關心。

也許部份讀者曾經有照顧人的經驗,醫學每天都有突破,人類平均壽命也繼續延長,若不是突發的死亡,總要面對老病的過程。有一天可能我們都會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到時,我們能夠怎樣做呢!我沒有好的答案,唯有建議大家盡力保持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照顧人,也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