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闊視野、雙向溝通

開闊視野、雙向溝通

專訪: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羅思偉醫生

羅思偉醫生是現任醫院管理局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負責管理為沙田、大埔及北區居民提供公營醫療服務的醫院及醫療機構。另外,新界東聯網亦為全港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醫療服務。 羅醫生曾先後在本地及海外擔任不同要職﹕ 醫管局總辦事處策略發展總監 食物及衞生局研究部主管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卡廸夫衞生局採購總監 (專科照護服務) 專業資格﹕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社會醫學)、香港社會醫學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公共衞生醫學科院士、澳洲皇家醫務行政學院院士

□:羅思偉醫生  ■:盧惠銓牧師  整理:梁婉琴

■:羅醫生在英國攻讀醫科和從事醫療工作,可否先和我們分享當年點滴?

□:當年在英國威爾斯唸大學,通過內科醫生畢業試後,我選讀的專科是公共衛生醫學,因當年英國政府正大力發展公共衛生,所以需要這方面受訓的人才。我取得專業資格後,便從事相關工作,為醫院籌劃適切的醫療服務,繼而向政府申請撥款,然後由醫院提供服務給有需要的病人。

■:「97」之後你回港加入醫管局工作,過程又是如何?

□:雖然我和太太及子女都在英國生活,但每年8月都會回港與太太的家人相聚,又轉到沙巴探望我的親人。適逢1997年7月香港回歸,我們都想一起見證這個重要時刻,所以那一年便提早回港。偶爾從報章看到醫管局總部的招聘廣告,發現該職位和我在英國的工作性質相近,很想一試。回到英國後,8月底即收到來電邀請我盡快回港面試,我便迅速回港;高永文醫生和楊永強醫生和我傾談後竟也迅速地取錄了我,令我既感榮幸,更是感謝他們的信任。回到英國和家人商量後,他們都表示支持,我便在1998年1月上任,加入香港的醫療體系服務市民。當年我負責的正是新界東聯網,主要作為醫院與總部的橋樑,把政府批出的新資源分配到醫院去。

■:臨床服務在醫療系統中固然重要,但思維策略更是不可或缺。你如何比較兩者?你認為行政策劃要做得好,需要具備甚麼條件?

□:其實當年做內科醫生的日子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不論在病房或專科門診,當所接觸的病人都得到適切的治癒時,內心會因為病人得幫助而感到滿足。不過,醫治是緣於有疾病;若能夠做好預防,疾病的出現其實是可以減少的,又或是可以減輕病患的嚴重性。若醫治是下游,預防就好比作上游;也就是說,若上游的工作做得好,不但可以減輕醫療的負荷,受惠的人也就更多。慶幸當年在英國有機會去到不同城市,與很多國際知名的醫生交流,又聽到不同的專家講學。這些經驗讓我明白必須不斷擴濶視野,思想才會不斷開通,這正是策劃者所不可缺少的。

■:2003年沙士爆發,當年你已在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出任研究部主管,而你所專長的正是公共衛生。你如何參與其中?又如何看沙士所帶來的改變?

□:當年有幸成為局中一員,被委任主責執行政策研究等,從中又讓我認識了不同範疇的同事,對政府的架構、服務、資源、人手等運作有更深的瞭解,實在獲益良多。沙士爆發,當大家都全面聚焦應付疫情,我也隨時候命配合相關工作,並就商討通報機制到過廣東省。沙士為公共衛生文化帶來了重大的改變,市民大眾已培養了戴口罩和洗手的習慣,對於預防病菌傳播的意識也大大提高了。沙士之後,醫院的隔離措施也相繼提升,並且設立了防護中心,這些都是在公共衛生上的進步。

■:羅醫生之後重返醫管局總部有十多年,其中主要涉及哪些範疇?策略發展的經驗給你甚麼啟迪?

□:在配合政府投資基層醫療,我們從社區著手,以慢性病人作為主要照顧的對象,並針對糖尿病患者而開展了專科護士跟進計劃和病人賦能(patient empowerment),大大減少了因併發症所帶來的醫療壓力。另外,就人口老化的趨勢,我們也提交了研究文件並史無前例地獲政府撥款兩千億,重建醫院和擴充設施,以便應付未來對醫療系統的需求。這些經驗讓我再三肯定決策者不但要看得闊,想得遠,更要懂得未雨綢繆和因時制宜。

■:上任新界東聯網行政總監一年多,你如何形容這聯網特色?如何與團隊促進有效溝通?對於基督教院牧提供的心靈關顧服務,你又有何意見和勉勵?

□ :新界東是一個很大的聯網,員工人數約有13,000名之多,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又大,所以同事的步伐都是十分急促的。對於長期感到壓力的急症室服務、病房擠塞、手術排期等等問題,亦不斷在改善中,但仍需要同事們彼此努力。由於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有其角色和位置,所以更需要有雙向的溝通。我除了去到前線為他們打氣,也會安排每年與每個部門的同事至少見面一次,包括最資深的和最新加入的,好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要。

在醫院提供全人醫治的理念下,心靈關顧必然會為病人帶來益處。雖然我對院牧服務認識不深,但新界東十多年前已成立了心靈關顧服務委員會,相信這對推動及提供心靈關顧服務必然有幫助,我要感謝院牧們在沙田區醫院默默服侍了30多年,盼望他們能與醫療團隊繼續配搭合作,讓更多病人及家屬都得到關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