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體驗(下)

不一樣的體驗(下)

 院牧聯會2019年夏季半單元CPE課程學員 / 播道神學院神學生 
張詠詩

當我在2017年夏季完成了半單元的CPE課程時,我以為CPE的旅程已經完結;然而到了2019年,知道有機會報讀另一個半單元的時候,我懷著且戰且退的心情。一方面,我期待個人的成長,另一方面,我了解自己每當面對病患那沈重的心靈需要時,感到懼怕和壓力;要面對憂傷的病患,又要先處理那個不喜歡憂傷的自己。記得我第一天到醫院實習就遇上滂沱大雨,然而神透過這場暴雨去提醒我,祂是那位有權能去為人,包括我,去平靜風浪的主。神為我加添平安和勇氣去開始這次的學習。

記得好幾次我正在病室探訪的時候,聖靈提醒我將目光放在從沒有人留意的角落:一位長者看上去沒有甚麼大問題,獨坐在走廊的床上,於是我趨前關心,他便流下淚來。言語間,我聽到他生命中的失去和擔憂,心裡感到很扎心。於是情急之下,當我把課堂所教導的探究、澄清、同理心等等技巧都差不多運用了之後,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繼續下去。那時,聖靈卻提醒我幫助他多走一步:「你回望自己走過的年日,你覺得如何?」他說:「我覺得很幸福。」就這樣,我們一起數算在眼淚裡的幸福。是神,衪提醒了這位長者,也提醒我:眼淚不單是憂傷和失去,眼淚裡也可以有幸福,感謝主。在關心的過程裡,我與他一同流淚,一同在叫人感到害怕的憂傷裡僵住。往日的我會想盡辦法為對方「找出路」,希望可以用正向思維去面對哀傷。但當我的探訪不只是徘徊在「理性思考」的層面,而是像督導所教導「用心」去體會對方的靈性需要時,我們就不會停留在憂傷裡,卻彷彿可以一起去體會憂傷,面對憂傷。

感謝神!讓我在踏進人生另一階段之先,就是作全職牧養事奉之前,透過CPE課程去提醒我,讓我再次學習不以自我的想法為念,卻要更體貼和敏感聖靈的引導去關顧別人的靈性需要,憂傷不是以人的方法和思想去扭轉,更重要的是仰望神的憐憫,學習安然去面對。

楊曉理

相隔一年半,再次修讀這個半單元的CPE課程,內心是非常掙扎的。記得上一個半單元,我發現原來自己處身在醫院裡並不舒服,因為看見病房充滿痛苦和受傷的院友,我心裡就有一種鬱悶。所以,可以說是勉強捱過了上半單元。雖然如此,修畢半個單元之後,發現自己開始敏銳對方背後的情緒,懂得如何回應。有朋友告訴我,發現我在聆聽和回應上好像較以往「成熟」。所以,我知道繼續修讀CPE課程,對將來的牧養服侍一定有幫助。

在今個半單元的實習過程中,最深刻的是接觸了一位因為地盤工業意外而入院的少年人。這位少年人起初用懷疑的態度、輕佻的說話回應我的關懷,當時我也感到探訪這個對象非常困難。後來,我調節了探訪的節奏,每當碰見他的時候,先不經意和他打招呼,對話也很簡短。直至有一次,我在醫院的飯堂遇上他,我厚著面皮地邀請他坐下來和我傾談,沒想到他爽快應承了。在這次對談中,彼此詳細地分享了個人對信仰的看法。這個經歷,令我覺得牧養其實就是融入對方日常生活中,牧者自己應該隨時作好準備,與對方打開生命的對話,因為可能這次相遇並不是在「既定」的處境下發生。被牧養者的生命藉著與牧者日常的連結,感受到一份親切的關係。這樣,當時機成熟時,他就會開放讓牧者進入自己的生命。

另外,藉著這半個單元,我找到了影響和阻礙個人生命成長的部分原因,並對自己內在的寶貴資源有更多認識。

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在原生家庭裡與父母的關係沒有正面地發展,使自己心底裡對父母產生很多不滿,加上身邊無人去聆聽自己的感受,長久以來只能向天父傾訴,慢慢地很少去觸摸自己的情緒,即使內裡蘊藏著豐富的情感,一旦觸碰,就很容易會勾起一些傷痛和不愉快的記憶。久而久之,在人際互動時,我傾向喜歡處於一個愉快輕鬆的氣氛。在這半單元,我開始認識和理解這個「自己」,為何在相對嚴肅認真的環境下,自己內心會有不自在和想離開的感覺。今天,重新認識了這段成長經歷,有助我較容易處於認真的氣氛,除了比以前多了一份自如外,也提升了應對嚴肅氣氛的能力。

相信這個發現,會幫助我面對將來的牧養處境時,狀態會比較穩定,不會那麼容易在嚴肅的對話中抽離自己;同時,在交談的過程中,讓對方有一份信心。最後,透過反思過往的成長經歷,除了對今天的個人性格塑造認識多了,也肯定了神賦予我的寶貴資源之一,就是豐富的情感,感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