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獻靈--弟弟的遺願

蔡獻靈--弟弟的遺願

 訪問:梁燕雯 

梁︰Doreen,你從甚麼途徑得知有院牧服務呢?

蔡︰1988 年,我弟弟不幸患上骨癌,病情十分嚴重,醫生告知一定要施行切除腳部手術,否則性命不保;手術後希望將弟弟生命延長半年至一年左右。當時,全家都恍如晴天霹靂,每日活在極度傷痛、憂心和恐慌中,更覺無助和絕望。那時,我和姊姊很想找人為我們和弟弟祈禱。後來得知醫院有院牧服務,便聯絡上了。院牧開始始探望、關懷和慰問弟弟和我們,與我們一起禱告,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安慰和鼓勵。

梁︰是甚麼原因,令你選擇當上院牧義工?

蔡︰這當然與弟弟的病有關。神的愛和憐憫透過院牧和教會弟兄姊妹的探訪、關懷,終於感動和軟化弟弟頑強的心,他在病榻中決志信主;並且整個人有很大改變,變得開朗、積極和有永生的盼望,使我看到他心中有從神而來的喜樂和出人意外的平安。弟弟更表示如果他可以康復,他會到醫院做義工,將福音傳給有病的人,因為靈魂得救比任何東西還重要。我後來選擇當院牧義工,一方面很希望完成弟弟的遺願;再者,從弟弟的病給我啟迪──病人的肉身縱然受苦和煎熬,然而,神卻能使人痛而不苦。弟弟在病榻中領受恩典,我希望自己能還醫院福音的債。有病的人,很需要別人的關懷,作為基督徒的我,這是責無旁貸的。

梁︰可否分享你投身院牧義工的過程?

蔡︰弟弟病逝的第一年,我開始在瑪嘉烈醫院工作,後來報讀了院牧義工訓練課程,透過理論學習,探病實習,將知識應用在臨床上,就這樣,開始了院牧義工服侍了。

梁︰你的成長經歷對探訪事奉有甚麼影響呢?

蔡︰我自幼性格較為內向、怕事,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父母因經濟需要,都要工作。照顧弟妹及家中大小事務,自然落在姐姐和自己身上。這樣訓練了自己開始獨立去面對人和處理事。記得當義工初期,拍擋因事而未能繼續參與探訪。感謝神!我並沒有放棄,仍堅持下去,直至現在。當然,在當中是靠神的憐憫和感動,才能繼續這事奉。

梁︰在「如何預備自己當義工」的裝備上,你有甚麼體驗呢?

蔡︰德蘭修女曾說:「缺乏靜默,就沒有禱告;缺乏禱告,就沒有愛心;沒有愛心,就沒有委身;沒有委身,就不能服侍有需要的人。」故此,禱告依靠神是很重要,有神的愛,才能愛不認識的人,有愛心,才能持續委身擺上,我非常認同的。

梁︰請你分享一下事奉的得著與感想?

蔡︰得著有幾方面。首先,在探病關懷過程中,自己心裏得著喜樂,特別當病人接受福音時,見到他們有永生盼望,勇於面對病患,他們的鬥志,反過來激勵了自己。其次,學習去聆聽,病人很需要紓發內心的鬱結愁煩,這也是訓練自己的耐性。最後,在同理心方面,也有機會操練,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論重病或小病,面對的壓力可能不相伯仲,所以都應該得著被瞭解和認同。病人十分需要愛和關顧,正如德蘭修女又曾說過:「最可怕的疾病不是肺癆和麻瘋,而是遭人遺棄、失去仁愛和缺乏照顧。醫藥可以治療身體上的病痛,但是精神上的寂寞、絕路和無望,只能靠愛心來呵護。」

梁︰在你的事奉中,最深刻的經歷是甚麼?

蔡︰有一些事情,現在想起來仍瀝瀝在目。曾經有一個年青女孩,患了一個罕見的病,如廁有困難,肚腹一日比一日大,檢查卻查不到甚麼。她很乖,父母也很疼愛她,終日陪伴左右。我在偶然的機會下開始與她傾談,亦有機會分享福音,她也不抗拒。怎料有一天,她病情急轉直下,被送入ICU(深切治療室),不能說話。我在她身邊禱告,請她若聽到,以眨眼或握我手作表示,她果然依著去給我表達,與我以眼和手去溝通。我很興奮,也很感恩,我知道自己能服侍到她的,就是陪伴與禱告。可惜她的病情沒有甚麼進展,但我亦如常去探望她。一天放工後,到了她的床邊,很多她的親友在旁,當時自己因趕時間,打算離開,稍後再來探望,但心中卻有感動要留下。待了一會,房間裏只剩下她的母親,我趁此機會為她禱告,安慰她無論怎樣,神都與她同在,不用害怕,不用驚惶。禱告後,有一醫生已站在我旁,請我們先到外邊等候,三數分鐘後,該醫生告知我們,她在十分鐘前左右離開世界了。在傷痛之餘,她母親對我說:「神的安排很奇妙,知道她要離開,特意安排你為她作最後禱告。」真的,神的愛和恩慈何等浩大,讓我有機會對她作最後的服侍。

Doreen多年投身探訪義工行列中,她體會到上帝藉著她的擺上,使他人蒙恩認識神。神的大能,拯救失喪的人,使病患者重得曙光,重現希望。同時,服侍的過程中,病人的改變激勵了她Doreen。因經歷神的作為和慈愛,她的生命同樣被上帝祝福。

原來,我們的生命在上帝心意中都是有意義地互動著。正如聖經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盼望你我都在這寶貴經歷上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