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為神所用 – 羅麗芳

生命為神所用 – 羅麗芳

 採訪:梁婉琴  

在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服侍只有5年的羅麗芳院牧,並不是「新手」。因為早於94年她已經是仁濟醫院院牧團隊的一員。雖然曾經有一段時間不在院牧行列,但神又再次引領她服侍病人。她說自己是實幹型,多做少說,更不喜歡走在最前,但在團隊中卻是勇於承擔,而且敢於表達。

成長路上遇到「天使」

羅院牧生長於基層家庭,父母都要工作,六兄弟姊妹自小都由祖母照顧。由於父母要為口奔馳,加上那個年代沒有親子觀念,她形容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比較疏離,尤其對父親有一份抗拒感。「因為爸爸是個酗酒的人,有時醉酒後在家吵吵鬧鬧,我弱小的心靈實在被他傷害了。」聽她說來仍有感觸。

由於家裡少有寧靜的氣氛讓她專心溫習,所以學業成績並不理想。還幸她就讀基督教中學的老師們都很有愛心,其中有兩位更令她銘記於心。「學校的陳老師和劉老師,知道我成績欠佳,特別在下課後為我補習,令我十分我感動。」事隔多年,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仍然是銘記於心。

中三那年,由於學業成績仍未見進步,她決定轉為半工讀,日間到工廠上班,晚上在夜校進修。沒想到會考的成績竟是意料之外的好,只是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幾位基督徒同學竟然主動要為她支付中六的學費。友情可貴,盛情更是難卻,她懷著感激的心接受了這份厚厚的禮物。讀了一年預科之後,成績未能報讀讀大學,雖然同學們鼓勵她讀師範,但羅院牧婉拒了,決定踏足社會。

由於在成長路上遇到很多「天使」,羅院牧心裡早已被神的愛所觸動,只是揮不去對父親的埋怨,仍然沒有信主,直至看了電影《耶穌傳》,才改變了意念。「既然神願意赦免我這個罪人,我豈不也要學習寬恕我的父親?」就這樣她被神的愛所降服,成為了基督徒,並且在觀塘潮人生命堂(現稱基督教豐盛生命堂)開始信仰的追求。

病房內最年輕的病人

教會生活讓她的屬靈生命不斷成長,更使她清楚人生的目標不是單單追求金錢。「未蒙召前,我在一間做建築的公司任職,老闆的妹妹對我很好,還教曉我如何投資,但我知道這並不是神要我走的路。」看來,神已經在羅院牧的生命中動工了。

88年,一個突然其來的病使她對醫院和病人有了深刻的體會。「因為等候做手術,在醫院住了幾天,發現原來自己是病房內最年輕的病人。由於要面對手術,夜闌人靜之際,心裡十分恐懼,更是孤單。」出院後羅院牧對教會的牧師說她要做和病人傾偈的姑娘。其實她並沒有在醫院遇見院牧,只是心裡這樣想。「記得牧師回答我,在醫院和病人傾偈的叫院牧,是受了神學訓練的傳道人。」當下她即時打消念頭,因為沒有預備去讀神學。

在往後兩年的時間,她參與了教會主辦的醫院床邊佈道,卻讓她有更多的體驗和印證。終於在一次醫院佈道中神呼召她,這次她不單沒有打消念頭,而是十分認真的思考和禱告,最後她踏上奉獻的路,90年進入建道神學院。由於一直都有服侍病人的心志,所以當學院的佈道團出隊,她都參與醫院小組去。神學最後一年,她更到仁濟醫院實習,畢業後仁濟醫院的院牧部聘請院牧,她便應聘進入工場。

小孩子披上大人的戰衣

回想當初在仁濟的事奉,羅院牧形容自己好像一個小孩子披上大人的戰衣上陣。「我是一個『新丁』,只得我一個同工,當時也未曾受過CPE訓練,心裡真的很顫驚。」但因為是由零開始,反而有很多學習與磨練的機會。「很感恩有一位醫生逢週一就邀請我去深切治療部與他們一起巡房,讓我有機會認識病人家屬,當病人離世後我便可以適時給予家屬們關顧。」醫生的支持,成了最好的導航。雖然經歷不少困難,但羅院牧仍然十分懷緬在仁濟那段日子。「後來當團隊多了一位半職院牧,我們既合拍又同心,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事奉仍是十分喜樂。」能有人同心,事奉就是吃苦也覺甘甜。

期間羅院牧修讀CPE,並再在建道修讀道學碩士,主修教牧輔導,之後更到那打素修讀一年制CPE駐院課程。「我希望能夠有系統地接受CPE裝備,也對CPE教育有一份承擔。」雖然後來並沒有朝督導方向進發,更有6年的時間離開了院牧行列,但她卻體會有神的美意在當中。「我回母會事奉的崗位是輔導部主任,從幾位資深醫生和專業輔導督導身上,我有更多學習,在牧養的事奉中有更大的進步,也多了一份承載病人的能力,這對我往後的事奉有很大的幫助。」無論在甚麼環境,只要勇於踏上,生命就能為神所用。

發現自己需要進步

08年羅院牧重返醫院,既是回應神給她的呼召,也是看到醫院的需要。「林偉廉牧師和我分享東區醫院的院牧事工有很多發展空間,因此院牧部需要增聘有經驗的院牧,經過禱告和再三考慮,我答應了。」再次穿上院牧的袍子,羅院牧感到面對的是一份挑戰。「我需要重新適應醫院的環境和文化,林牧師派我負責痛症科,痛症科要跨部門匯診,對我來說是一個新學習,但能夠和不同部門的同事一起研討病人個案,卻能夠突顯院牧在醫院的特有角色,這使我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羅院牧最近通過檢證成為「檢證院牧」,在事奉的路上又踏前一步。但她說最大的得著不是看到自己的「足夠」,而是發現自己的「不足」。「檢證不但給我機會重構多年服侍病人的經驗,把臨床牧關的理論和實踐來個整合,更使我發現自己需要進步的地方。資歷越深,反省也要更多,行動也應更『專業』呢!」這位資深院牧果然把CPE精神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