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祝福要臨到醫院 – 雷海倫

神的祝福要臨到醫院 – 雷海倫

 採寫:梁婉琴 

炎炎夏日,要雷院牧從醫院長途跋涉前來聯會,實在感激她多走一里;她溫婉的回應說,反正有事前來,順便做訪問豈不一舉兩得?善用時間固然需要,但雷院牧補充一句:還得視乎情況,應快則快,應慢則慢。我便打趣說,那就事不宜遲,請她開始分享。

在獅子山下成長

雷院牧和不少香港人一樣,也是在獅子山下成長的。當年一家八口住在七層大廈,一張碌架床還未足夠,再要加上一個「閣仔」,只因孖鋪對一家人來說都實在太過奢侈。年幼時父母都要出外謀生,比她年長十二歲的大家姐就扮演了母親的角色。「若沒有大家姐的承擔,願意負起照顧我的責任,恐怕我未必可以在自己的家庭長大。」雷院牧既是感激,又是感慨。

常說孻女都是最得寵的一個,可惜雷院牧的童年歲月卻沒有這個經驗。雖然到了小學階段,媽媽在家做輕工業的同時也照顧起居飲食,但雷院牧始終感受不到被媽媽疼愛。「在家不快樂,在學校又被同學取笑,人也越來越變得自卑。」心裡的負能量甚而驅使她有輕生的念頭和嘗試,幸而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為我預備了同路人

升上中學後,雷院牧卻有一種從新開始的感覺;在學業上多了一點動力,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對自己也多了一份信心和肯定。可惜學校結束,高中時要轉到另一所學校就讀,追趕成績的同時,又要重新適應和培養歸屬感。「我和其他年青人一樣都很需要群體生活,在學校裡很少朋輩友伴,但天父卻為我在教會裡預備了同路人。」她一再感謝天父和帶她返教會的二哥。

雷院牧在教會團契裡感受到真誠的關懷,當她知道原來愛是從神而來,她就被這份無條件的愛深深觸動。信仰更讓她尋找到人生的意義,「天父讓我明白不單要為自己的人生努力,更要關愛和幫助他人。」雷院牧很快就投入屬靈的大家庭,熱心追求,在教會中學習事奉。由於父母都篤信偶像,對她信主當然反感;但雷院牧堅心信靠,並為家人祈禱。多年以後,父母在病患離世前都分別信了主,雷院牧感恩不已。

成為神的僕人

中五畢業後雷院牧踏足社會,雖然只是從事文員工作,但她形容那兩年多的日子實在感覺良好,因為有自立和賺錢的能力給她帶來很大的滿足感,但同時她也意識到自己對屬靈的追求有點冷淡。於是她離了職,讓自己安靜和尋找該走的方向。在跟隨教會前往探望宣教士的行程中,聽著宣教士的分享,她也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為神所用。適逢教會聘請幹事,在傳道人的鼓勵下,她就開始了在教會事奉。除了屬靈生命有明顯的長進,更孕育了全時間奉獻的心志。「牧者的生命見證和委身服侍十分激勵我,心裡感到若能夠成為神的僕人何等蒙福。」就在一次培靈研經大會中,她聽到了神的呼召。

1989年她入讀播道神學院,畢業後有四年時間在堂會牧養。當發現自己的身心都臨界耗盡時,她知道需要先休息,再求問服侍的方向。神學院的老師鼓勵她報讀臨床牧關教育(CPE)課程,她於1997年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修讀CPE。實習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對病患關顧有很強的負擔,而醫院院牧部亦需要更多人手,她就在1998年初加入院牧部成為同工。

和醫院一起成長

屈指一算,雷院牧加入院牧行列已接近二十年,而且一直都在那打素服侍。「人生的多個階段也在這裡度過,感恩自己可以和醫院一起成長。」她最懷念入職初期探望的腎科病人,因著他們長年累月來醫院洗血,她因而能夠與病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感覺尤如親人一般。而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在外科病房,陪伴和引導一位患末期癌症的女士向年幼的兒子宣告噩耗。當然最難忘的是2003年見證著沙士對醫院帶來的挑戰,只是沒想過沙士之後與丈夫在澳洲柏斯自駕遊竟遇上意外。

她憶述那次意外,皆因丈夫要避開一隻突然衝出來的小動物。由於公路沒有防撞欄,車子失控般翻騰幾次後才停下來。當她清醒時已在當地醫院的病床上,感恩她和丈夫得路經的人報警,並用直升機送他們入院。雷院牧傷得較為嚴重,由於前額及頭蓋骨被車窗鐵枝界開了,需要動手術縫合。手術後因未能承受飛機的氣壓不能返港,天父透過教會,安排當地一個家庭愛心接待。「全是天父的保守和恩典,面部的器官沒有受傷,回港後休息一段短日子又可重返工作崗位。」這個經歷讓她更體會要珍惜身邊一切,盡心服侍。

2013年雷院牧成為資深院牧,除了臨床關顧,也要負責部分行政工作。她說十分樂意配合團隊的需要,也視為給自己學習的好機會。她十分認同院牧需要持續進修,並為自己能夠完成四期CPE訓練而感恩。對於事奉的期許,她希望能在關顧服侍上更進一步。「盼望院牧部能成為一個屬靈的燈台,為主發光,照亮每一顆心靈,得著神所賜的平安與幫助。」雷院牧深信神豐富的恩典與祝福要臨到醫院,不單只病人和家屬,也是在院內服侍的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