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樹梅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義工
1982年我在一個福音聚會信主,由此邁向人生的新生命、新生活。在那段年青的歲月裡,完成「扁桃腺」手術後,我形容自己成為一名「病友」,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免疫力下降,長期活在病患中。這個經歷讓我毅然參加了大埔醫院院牧部2000年10月初為期六課之第一屆醫院關懷及探訪義工訓練,後來亦加入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牧部義工團隊。
這段患病經歷也成為探訪時與院友建立互信關係的見證。有一次遇到一位患癌症的院友,我與她分享自己如何經歷主聽禱告得醫治,盼望我這個同路人的經歷能夠成為病者的鼓勵。在另一次探訪中,遇到一位將要轉到深切治療部的院友,相信病情都緊急,便馬上用這短暫的時間與她分享救恩,並為她禱告,感受到她的面容放鬆了。
香港的人口老化嚴重,據估計到了2025年65歲以上約40.6%,長者需要入住醫院和院舍的比率何其沉重,因此向住院舍的長者傳福音亦相對重要。眾多病友之中,有不少是長者,他(她)們有部分患嚴重疾病如中風、腦退化等需要長期臥床,他們或許無法用言語表達內心的痛苦,又或重覆說着一些人生經歷的片段。面對他們時,內心有從聖靈來的感動:他們寶貴的生命都是屬於主的。我們會用詩歌和聖經的應許與他們分享上主的慈愛和人生的出路和盼望。他們有些會用點頭、微笑來表達他們的願意和接受福音。其中有一對老夫婦,太太患腦退化,當聽到詩歌和祈禱時,她的面容和言語都能表現出內心的快樂和感謝,最後她表示相信和跟隨主,而她的丈夫卻對我們完全不理會。在太太離世後,他竟主動尋找我們,將我們送他的十字架戴在頸項上以表示他接受主的救恩。
新冠疫情過後,停頓了三年的院牧義工探訪重新啟動。在服侍前的探訪義工再培訓得到提醒:要放下以往探訪既有的個人經驗;要以聆聽,站在院友的處境中,多聽少說,因為我們的主也是一位多聽禱告的聆聽者;以同理心感受患者的身、心、社、靈的需要關懷牧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