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的所是與所為

牧者的所是與所為

 梁燕雯 院牧聯會臨床牧關教育督導  

常聽見許多CPE申請者在入學面談時有這樣的表達:「希望透過這課程學習關懷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牧養能力。」申請者有如此期望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在臨床督導實務裡,愈來愈發現學員的牧養質素,除了與知識及技巧有關外,更受牧者個人的成長經驗、性格特質、價值取向及行事為人等影響。故此,牧者要改善牧養能力,也必須提升自我認識。著名家庭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外顯行為只呈現人的很少部份,冰山以下蘊藏著人的感受、渴望、觀點和期待,人若要成長,必須看到那真正的自我。從以下兩位學員的反省內容(註),可清晰看見牧者的所是(being)與其所為(doing)有著密切的關係。

美珍(化名)是一位教會牧者。她在課程中段的反省習作中,曾分享對自己的發現:

…檢視自己在牧養關懷病人的行為模式上,那種慣於為別人解決問題,或從信仰的積極、合理化解釋病人所面對的苦痛,都是一種把鮮花種植在深淵土壤的裝飾行為模式,是為免觸及傷痛,便用美麗的東西去粉飾,令自己感受良好一點。當嘗試stay and hold自己的情緒,我感到那種莫明的恐懼又再一次浮現出來。我辨識到恐懼的來源,它曾經是我童年成長的一部分。原來它一直在影響我!

過去,美珍的牧養慣常以有效率為關懷對象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為依歸,而忽略了對方的身、心、靈狀態,以及被聆聽、明白及接納等等的需要。美珍發現她的牧養深受著自己的所是所影響。當她逃避去觸摸自己內在情緒的同時,也障礙她探究關懷對象的情感狀態,結果削弱了她評估對象牧養需要的能力。自此,美珍願意提起勇氣,嘗試觸摸自己的情緒。當她循序漸進地認識它、與它共處時,也開始敢於引導關懷對象去表達感受。這時候,美珍開始更多靠近自己的感覺,傾聽自己的聲音,反使她多了空間去聆聽對方,更瞭解關懷對象的身、心、靈需要。後來,美珍在期末評估寫下自己在這方面的改變:

我現時的進度,是較以前更懂得透過專注聆聽關顧對象的心靈需要,尤其是在聆聽關顧對象的過程中,更敏銳對方的情緒表達,以及透過五官去細心觀察病人的身體和身處醫院的狀況,以致對病人有更多了解。

由此可見,當美珍能夠更健康地處理自己的情感時,的確幫助她的牧養,較從前更能以人為本和具有深度。

麗英(化名)是一位醫院院牧,她在人際關係學習方面,定了「主動向別人提出建設性的批評」為學習目標。她在上半單元有以下的反省:

我開始醒悟自己原來不敢向別人提出批評,因為我認為這樣會破壞我的「好好基督徒」的形象。我是很看重必須做一個「無可指責」的人,因為我認為這是聖經對我的要求。但細心一想,我確實是為了希望不讓別人有任何說我沒有愛心的可能。我很害怕有人說:「你不是一位好牧者!」再者,在個別督導中,我發現自己期望表達了建設性批評後,要對方聽完不會不開心,又或要對方有所改變,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要求。我要慢慢拆解一些非理性的思維,覺得不容易,因為已是我的慣性,但至少我開始有這些認識,明白自己有這些模式,並加以留意。

很多時麗英在做人處事上都會有個人的看法,以及清晰的信仰立場。她常常盼望透過自己的生命去榮耀神、造就人。故此,麗英很謹慎自己的言行,絕不想給人留下半點負面印象。課程初段,麗英在小組裡會以間接及婉轉的方式分享不同意見。然而,她在牧養處境裡經驗到有時為了建立對方,是有需要清晰地給予建設性批評。課程進行期間,督導引導麗英檢視關於被拒絕、自我形象及自我接納等議題。麗英再次確認自己的安全感和價值,是建基於神對她無條件的愛。無論她表現如何,都是天父的寶貝女兒。麗英漸漸地對自己要在別人面前做到「無可指責」這想法改觀了,她比從前多了接納自己。課程結束前,麗英形容自己在這個學習目標的體驗和進度如下:

最近與一位患病的姊妹交談時,我敢於放開「好好人」的形象,不再太擔心給她建設性的批評。學習主動向別人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最初覺得很辛苦,不能做到,但透過督導和課堂學習,我能夠慢慢放開,除去一些錯誤的思想框框,例如不要破壞自己的「好好基督徒」形象、不要破壞關係、不要使別人不悅等,或是不設實際的期望,勇敢踏出一步,最終在這個目標上也是有明顯的進步。

麗英開始認同若要給予別人建設性批評,最重要是自己內裡有愛人的動機,表達時且要真誠。因著她提升了對自我的認識與接納,使她更能自由地發揮牧者的角色和功能。
牧者要改善牧養能力,除了要增長知識、學習技巧、累積經驗外,還需持續不斷地透過反思去提升自我認識。「行動、反省、再行動」是學員在CPE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所在。學員透過這重要歷程,對自己的個人生命、牧養及人際互動模式都有所檢討、發現和進步。

註:本文援引學員的反省習作內容,已獲當事人同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