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

第二屆「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

梁綺碧

今年四月底,院牧聯會舉辦了第二屆「心靈關顧臨床指導證書課程」。經過2020年第一屆課程的經驗累積和學員的回應,是次課程的授課時數增至二十小時,並設課後作業,凡完成課堂時數及作業要求者,獲院牧聯會頒發「心靈關顧認證臨床指導」(Certified Clinical Tutor for Spiritual Care)證書。

誠如在《課程手冊》的序言中,導師盧惠銓牧師指出,「自從越來越多院牧團隊接待CPE學員、神學生及探訪義工進行病室探訪實習,無論稱職與否,臨床指導的角色與功能早已存在。為提升臨床學習果效,醫院內必須備有稱職的臨床指導,為受訓學員提供適切的臨床牧關示範、指引、介入及評估。此課程旨在幫助院牧轉化豐富臨床經驗為教學資源,掌握有效的臨床指導藝術,達致教學相長。」兩屆課程相距三年,隨著疫後醫院內各類臨床實習陸續復常,臨床指導有更迫切的需要。

來自八個團隊合共十一位院牧齊集突破青年村,參加三日兩夜密集的營會活動,其中七位是首次參加課程並出席營會的全部活動;另有四位曾參與第一屆課程,今次只出席部分活動,而院牧聯會見習督導梁綺碧院牧亦參與其中同步學習。眾同工在緊密的課程節奏中,彼此有豐富的交流,在投入、認真與歡樂的氣氛下一同學習。兩位曾參與第一屆課程的資深同工,表示活動能夠溫故而知新。姚慧施主任院牧總結:「能夠達致理論與臨床經驗交流,透過不同真實個案討論,提升多角度思考,是臨床指導的必修課程。」張麗碧主任院牧分享:「雖然自己已有一定的關懷探訪經驗,但如要有系統地指導學習者,是需要進深研習一套技能,才可以有效地傳承。課堂中,特別是同工交流部分,讓我有更好的整合,深化已有的知識。」

第二屆課程的修讀要求提高至參加者須具備註冊院牧(一級)或以上,以及三年以上的前線臨床探訪經驗。今次的十三位同工在院牧界事奉的年資都非常深厚,真正體現何謂「轉化豐富臨床經驗為教學資源」這願景。其中有三位首次修讀的同工在營會前,即使人在旅途仍帶同課程手冊沿途預習,又有同工在每天往返院牧室的途中閱讀材料,可見眾同工努力付出,既「忠心」服侍,又「終生」學習,實在令人感動!

以下是部分首次參加者的體會和心得。黃細妹院牧:「明白這服侍是生命教育工作,發揮生命的影響力。這課程有助我更有信心履行臨床指導的知能,體驗言教和身教貫徹一致的重要,透過不同的個案開闊視野,特別在靈性關懷上學習聚焦和深化,讓我獲得啟發。」倪鷺群院牧:「能與其他醫院的院牧一同學習很難得,可以了解不同處境。這次學習增進了我對經驗學習法的理解,也學到臨床指導的四重任務,讓我深化反省。而讓我最大得著的是與同工一起撰寫習作,互補不足,獲益良多!」

甘偉彪院牧:「課程確立臨床指導的三大目標與四重任務,使臨床指導有據可依,堅持並實踐初心,同時善用個案作反省,集思廣益,彼此照亮。」雷海倫院牧:「作為臨床指導先讓自己重溫靈性評估,以及更深學習『反省』這功課,對自己在牧養事奉上得到提醒及有著更深學習。明白到臨床指導角色很重要,而生命影響生命、以身作則也很重要,深盼神使用自己在這職事上盡力服侍。」

杜雪珍主任院牧:「今次營會學習,能夠一氣呵成,理論與個案研究並重,也貫徹了『經驗學習模式』;對我而言,是一個嶄新的學習經驗。透過同儕在會前預習提供之指導個案,探討臨床牧關服侍中,學員及指導院牧的靈性需要,是換位思考,過去我主要集中評估病人的靈性需要。常用作進行靈性評估的『靈性需要矩陣』對我而言並不陌生;然而,今次導師帶領同工們進一步瞭解世界觀或價值觀與主權的互動,如何對當事人的行動有重要影響,實在擴闊了我的視野。」

第二屆課程維持以營會的方式進行,是為了各同工在忙碌節奏中更能靜心專注學習,省卻舟車勞頓,有足夠空間反思及休息,並透過營會增進主內朋輩情誼。三日兩夜的密集課程,需要從早到晚一起上課,大部分內容以反思、互動、交流為主。最後四小時的課堂,以彼此守望代求體驗臨床指導的靈性需要,以及踐行建立臨床指導朋輩群體。

怎樣才能使CPE學員、神學生及探訪義工的參與對院牧事工真正帶來幫助?怎樣的臨床關懷探訪才能叫關懷對象真正得益處?怎樣的服侍或實習過程才會使參與者的生命真正得造就?這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卻是絕對有需要竭力邁向的目標。應屆課後作業,不是考試,而是為自己服侍的院牧團隊撰寫「心靈關顧臨床指導操作指引」(Operation Guide of Clinical Tutoring for Spiritual Care Service)。也算是邁向臨床指導服侍的新里程。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願主保守眾臨床指導們的初心,建立他們的信心,賜予他們更大的愛心來回應這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