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邊關懷的感受

床邊關懷的感受

 訪問/整理:紫荊 
■受訪學員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臨床牧關教育訓練中心
關偉基 教牧同工
林靜茹 駐院院牧課程學員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牧關教育訓練中心
余碧霞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義務宣教士
謝瀟慧 仁濟醫院院牧

在臨床牧關教育(CPE)的課程中,床邊關懷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項目,學員要完成這課程,必需進行一百小時的床邊關懷才可以畢業,究竟床邊關懷對學員有甚麼益處和困難呢?學員們的感受會是怎樣?今期就請來四位CPE的學員和我們分享。

「床邊關懷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應醫生、護士或病人要求;另一是透過主動探訪而進行。」林靜茹簡潔的使我們明白。但令她感到困難的是處理由醫生、護士轉介的病人。「因為要轉介的有很多是自殺個案,所以在關懷他們時,說話和態度都要小心,自己也會比較緊張。」關偉基和余碧霞都認為要取得被探訪者的信任是最困難的事。關偉基說︰「因為我們所探的人都是不認識的,如何取得他的信任,願意傾談,甚至說心事,是不簡單的事情。」謝瀟慧也說︰「床邊探訪的困難是在有限時間裏要敏感一個不認識、不知背景的人的需要,要懂得平衡與他建立關係的同時,也要爭取與他分享信仰的機會。」

雖然床邊關懷有著不同的困難,但他們卻感到這個學習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余碧霞說︰「現在關心別人能更敏感他們的需要和更細心了。」林靜茹也感到「我們在醫院好像要幫人,要付出,但在探訪的過程中,與病人的每一句說話,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情況,都使我經歷神更多,在生命中學得更多。」

他們之前沒有想到床邊關懷會是一個反省自己、經歷被神拆毀重新建立的機會。余碧霞說︰「這學習就像一面鏡,可以從病人的表現反省自己的問題。」又說︰「它令我思想以前所有的神學觀念和時代的轉變,使我重新去調較自己的事奉方式。CPE幫助我在教會的事奉,使我懂得怎樣的牧養和溝通。」林靜茹也經歷到很大的衝擊︰「記得讀CPE第一階段時,要到男外科病房關心癌症病人,當時看見他們和家人所受的苦,產生了很多的問題,有很多的不明白。我的信仰和神學觀念好像一下子被擊倒了,但CPE課程讓我有很多反省和尋問上帝的機會,在靈修、禱告和讀經中得著安慰。現在我雖仍然不明白為何他們要受這些「苦難」,但我會接受,並深信在這苦難中會更深體驗上帝的慈愛和同在。」

相信探訪者與被訪者都能經歷神的愛和造就,就是床邊關懷的可貴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