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潘霍華的靈性關顧反思牧養的基要與實踐
採寫:李潔嫦
5月7日在職院牧研討會上,講員鄭雪凌牧師/博士以潘霍華的牧養觀為基要,引導在座院牧及參加者反思作為牧養者在靈性關懷的挑戰和實踐。潘霍華強調牧養必須倚重神的工作、配合神的行動。「冒險去愛」意思是在辨識被關顧者的靈性需要時,牧養者要承擔可能的錯誤,也要為錯誤的判斷負責。
靈性關顧與人本關顧是有分別的,人本關顧的概念是「以人為本」去滿足對方的需要,但這樣無法把人引領到上帝面前。潘霍華認為靈性關顧引導人回到上帝面前,是上帝親自成就的事,而靈性關顧的唯一目的,乃是使人重新並正確地聆聽聖言。鄭博士指出牧者要找出被關顧者與神阻隔的癥結(揭發軟弱)、指出對方的盲點(除罪),最終目的是引導對方重新聆聽上帝的聖言。這種指出對方的盲點、喚醒對方再次跟隨神的決心的行動,也是一種冒險,在過程中不要怕犯錯。
她引述自身經驗,曾在帶領臨終者信主的過程中犯了錯誤的判斷——沒有給予對方認罪悔改的空間及宣赦(強調基督在人身上的恩典,明確地向受關顧者說出他所承認的罪已得到赦免。)潘霍華強調「在靈性關顧中,上帝要行動。」上帝會針對人的生命作出幫助,因此講道者要退下來,留出空間讓神去顯明自己的話語。
會後分享:
鄭博士提醒我們可以將主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的圖像重疊在一起,研討會後我花了一段時間思想這幅畫。死亡與復活的對比提醒著我,無論生命如何艱難,痛苦和喜樂可以並存。讓我們時刻保存這幅畫在我們心中,並從中汲取平靜安穩的力量。
(張潔茵院牧)
潘霍華是一位重視和熱愛講道的牧者。鄭博士提醒,講道對信徒的靈命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牧者的講道首先要自己有得著,才能讓信徒有所得著,過程中也幫助自己在信仰與生命上整合。她勉勵我們講道事奉是不可以停止,要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講道的人,勇於接受公開講道的挑戰,把握每一個講道的機會,有機會講道是恩典。
(古偉霞院牧)
「辨識」這個詞是這講座的亮點,引發我進深思想「評估」與「辨識」有甚麼不同?我經常評估病人的需要,但我有否辨識病人最需要的是什麼?「辨識」的能力,是院牧幫助病患者選擇認識神的需要。當病患者經歷從神而來的恩典,心結也能夠解開,是神親自建立他們。
(吳秀兒院牧)
聚會到最後鄭博士推薦楊牧谷《基本信仰與超凡生命》,是一本容易掌握的系統神學的著作,裡面談論聖靈部分「人的生命不單為自己,聖靈的工作是幫我們成聖,由為自己的生命轉化為他者的生命。」她認為寫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