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醫牧關顧的使命

實踐醫牧關顧的使命

受訪者:青山浸信會丘艷冰牧師、陳美霞執事、新界西院牧事工委員李寬心值理

出席者:梁智英牧師、李潔嫦、張靜芳(文字整理)

教會歷史與發展

1963開基的青山浸信會(下簡稱青浸)於屯門新墟開展開事工,服侍鄰里,並在1984年立會。隨著香港人口不斷膨脹、經濟發展和土地用途改變等因素下,屯門逐漸發展成新市鎮,遷入人口急速增加,老少青壯的皆有,牧養的人數隨之增長。教會以無比的信心交託下,得蒙上主帶領,於1989年遷至面積大了多倍的現址,繼續牧養社群。現時禮堂的柚木地板和長椅等傢具,均由當年弟兄姊妹親力親為建造出來,至今仍然見證著這個敬拜群體的同心合意。

服侍婦女和無家者

陳美霞執事表示,青浸的會眾以家庭為主軸,雖則青少年的人數較少,會友也趨向金齡,但喜見部分會友已三代同堂,信仰得以傳承。因應社區的變遷,青浸於2015年開始「百合之家」的社區服務。當時「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注意到新界西有些婦女和單親家庭,正面對家庭問題甚至無家可歸的困境,因此提出跟青浸合作。感恩得到一位熱心基督徒商人出資,提供住宅單位給教會作服務,為有住屋困難的婦女和單親家庭提供短期住宿,青浸則聘用社工及招募義工關顧她們的起居。部分受惠者日後更成為了此計劃的照顧者,承傳愛心奉獻的無私精神。經過多年,現由教會租用地方持續運作。

此外,區內有很多雙職家長,包括會友的孩子需要日間照顧,青浸在「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的支援下,於2005年開辦課餘托管服務,除指導功課之餘,亦舉辦家長講座等福音活動,得到良好的迴響。在最近的福音聚會中,感恩有多位小學生決志信主,故此青浸未來將加強年輕人的栽培,特別關注年輕人的需要,並關顧其家庭的福音工作。

院牧事工多元服侍

青浸參與院牧事工始於1989年,當時鄧溫旁嬌師母在新界西院牧事工擔任第一屆的委員及屯門醫院院牧直至1992年,其後陸續有青浸的多位弟兄姊妹包括陳美霞執事在新界西院牧事工委員會擔任不同崗位。李寬心值理在2006年開始與徐志遠弟兄合拍服侍,主力籌劃步行籌款活動。2014年徐弟兄中風,李值理開始擔任委員至2021年,並於2022-2024年任主席,直到2025年退任主席,繼續出任委員。院牧事工的經費,除來自步行籌款,亦有透過年宵攤位義賣籌集。教會得到一些商家會友和其他機構捐贈義賣商品,青浸會友更和其他教會的義工合作,義賣之餘同時派發單張,傳揚福音。

李值理自1994年起在屯門醫院做探訪義工。她本身亦受惠於院牧服務,因早年其兒子罹患骨癌,經過一年的醫治,讓她也累積很多病患知識,隨後更到屯門醫院學習床邊關顧,成為探訪義工,跟同病相憐的家庭分憂。感恩兒子已完全康復,且成為一位骨科醫生,回饋社會。因著家屬身分,李值理有機會進入不開放義工探訪的兒童癌症病房,打開服侍的缺口。多年來見證許多深刻個案,例如2018年跟進至今的一個家庭,孩子從危病中蒙神拯救,家屬棄絕偶像決志信主,神的大能和慈愛令李值理深受感動。

新界西院牧事工每年均舉辦義工訓練班,讓義工認識床邊關懷技巧。現時青浸有多位會友參與義工探訪,部分更接受青山醫院精神科的探訪培訓,惟因疫情及會友自身健康等各種因素影響,部分義工退出前線崗位。院牧事工除了探望病人之外,亦關顧獨居長者,例如安排歲晚團年飯表達關心。還有一些事務義工負責文書、接聽電話等崗位,讓有心的義工各展所長。另外,區內間教會亦合作舉辦報佳音、節期攤位遊戲、心靈音樂會、福音聚餐和步行籌款等等,服侍範圍涵蓋新界西的屯門醫院、青山醫院、小欖醫院、天水圍醫院和博愛醫院。

教會的整體關顧與差傳使命

丘艷冰牧師指出,青浸除設有關顧部踐行服侍,亦很重視在崇拜講道或團契聚會中,與會友分享如何實踐主愛、建立鄰舍關懷,以及反思生命影響生命的見證。有年長的會友長期熱心投入關顧事工,以個人深長廣闊的人生歷練成為有力的見證,成為弟兄姊妹的榜樣。丘牧師近日有親友因突發中風死亡,讓她更深體會生命的脆弱,反思如何與人同行,實踐關懷和延伸主的愛。

青浸的關顧事工不僅限於醫院探訪,亦按需要到會友家中關懷病弱的會友及其家屬,與他們同行。教牧、執事和會眾的經歷都成為關懷扶持的深層資源,是生命教育的見證,人生四道: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加上道諒,圓滿為五道人生,不單讓臨危病者最終釋懷,也讓家屬和其他探望者同樣得到反思生命的契機。

青浸致力踐行對外差傳事工,服務範圍包括柬埔寨、日本、泰國、台灣等地。日本宣教同工協助日本東北大船渡居民及中學生認識福音。柬埔寨宣教隊支援當地家庭中心及學校的講座,培訓及傳福音工作。此外,亦有支援本地神學生實習。青浸上下一心,聽道行道、彼此相愛,實踐大使命,為要將福音廣傳至地極,用愛心服侍人,履行教會「差傳宣教、牧養關懷」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