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中華便以利會油麻地堂馮潔茜牧師、 傳道部陳志廣弟兄和梁彩鳳姊妹
出席者:梁智英牧師、李潔嫦、張靜芳(文字整理)
位處香港最繁盛的油尖旺區,中華便以利會油麻地堂於三十年代在砵蘭街現址屹立至今九十餘年。由大門進入後,迴廊拱門兩側懸掛一對木刻對聯「重生乎聖潔乎神癒乎再臨乎四種福音宜廣佈;仁愛也喜樂也和平也恆忍也諸般美果盡全收」,這幅對聯承載先賢對會友的提醒和勉勵,期盼福音傳遍四方。
便以利會由美國來華的李順牧師創立,1914年在上海街創立第一間教會。當時油麻地避風塘停泊了許多「艇戶」,生活艱苦,教會向他們傳福音、派發生活物資並關懷民生所需。領受福音的漁民家庭日增,而福音的種子更代代相傳。便以利會此後擴展到長洲、香港仔、筲箕灣等避風塘區域牧養。時至今日,油麻地堂的會友中,許多家庭已是幾輩受洗歸主。
在油麻地堂成長繼而服侍的馮潔茜牧師表示,教會的對外事工其一是服務區內坊眾。約十年前開始,他們與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合作,由該處提供廉價飯盒給基層家庭在副堂的空間舒適地用餐及聯誼。唯這些家庭多處於輪候公屋的狀態,一旦遷往其他地區便難以持續跟進服侍。雖然教會只能邀請他們回來參與周六或節期聚會,但即使是微小的服侍,也是撒下的種子,總有發芽茁壯之日。
其二是教會內外的病患關顧。教會毗鄰廣華醫院,每逢會友或其親友入院,關顧小組便會安排探訪,並聯絡廣黃院牧室的院牧協力關懷;當醫院院牧在床邊探訪時遇到油麻地堂的會友,會通知教會,也會轉介一些病友給教會認識,雙方由此建立起緊密的夥伴關係。現時關顧小組有十多位熱心成員,其中傳道部的陳志廣弟兄和梁彩鳳姊妹伉儷已服侍多年。陳弟兄憑藉多年累積的經驗,能夠順暢地跟陌生病者打開話題,亦善於體察對方所需。他發覺年長男士普遍對時事議題感興趣,因此懂得在適當時機切入話題,再開啟他們的心扉,傳遞關懷。梁姊妹回憶起最初探訪病人時,曾因急於傳福音而遭拒絕,後來慢慢地學會先體會對方的需要,耐心聆聽。她感慨地表示必須把握探望時機,因曾見證有病人受訪兩天後離世;感恩也曾見證九十多歲婆婆在短短的探訪時間內決志信主。她明白這全然是主基督的恩典,而非她個人能力可以成就的事。
馮牧師補充,探訪教友時會趁機接觸家屬,以便日後聯繫;當患病會友或其親友的病情稍穩,轉院黃大仙醫院或返家療養時,小組仍會適度跟進,包括家訪或至其入住的護老院探望。此外,每逢節期,教會擴增招募會友名額前往醫院、療養院或護老院報佳音、舉辦活動。教會和廣華醫院院牧的關係非常密切,教牧同工會到醫院福音聚會講道,亦樂意提供場地予院牧室舉行義工講座,彼此互助互勉,同心傳揚基督大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