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侍中建立自己

在服侍中建立自己

張皓華 牧群關愛會院牧事工部探訪義工

選擇「醫院探訪」的服侍,因為我經歷過自己和家人在病痛中的日子,讓我對病人多一份了解。在醫院能夠關心人的需要,又是一個實踐傳福音使命的工場。2008年1月,我開始在大口環的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的床邊探訪。我選擇一間長期復康護理醫院,是因為病人留院的時間較長,能夠重複接觸他們的次數也多了。

「施予」本身就是一份福氣,因為我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祝福別人。記得最初入病房的時候,心情緊張,跟隨一位資深義工,站在她旁邊,不多說話。面對病人,我擔心自己講了不適合的話,令他們不開心。

其實,大多數病人都很友善,願意與我們傾談。也有些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疲累、又或者心情不好而拒絕我們,這是可以理解的。我晚上來探病人,婆婆會問:「你吃飯了嗎?」又說:「夜了,快些回家。」我時常聽到這些窩心的說話。
大多數病人因為腰骨或關節受傷,需要長時間臥床而感到無奈。有一位婆婆這樣說:「從未想過自己突然間成為一個殘廢的人!」病人不想家人擔心因而掩飾自己不開心的情緒,義工就成為他們的傾訴對象。我靜靜去聽,認同和關心他們,這份心靈的互動,讓我與病人建立了一份互信的關係。

傾談中,我嘗試分享自己的信仰,在困難中如何得到神的幫助;又藉著祈禱把病人的需要交到主耶穌面前,讓他們經歷神賜下的平安和幫助,並鼓勵他們向神禱告。我相信福音的種子已放進他們心裡,神會叫它們長大。

我喜歡每次探訪後,義工坐在一起有分享和檢討的時間,交流在探訪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然後院牧按著提問給我們教導和提醒。我們留心去傾聽,知識和經驗自會不斷累積,成為一個更體貼病人的同行者。

回想過往的日子,天父讓我的生命成長起來,不單祝福病人、也祝福了自己。「服侍」教我曉得謙卑,不是按著自己的想法去幫助別人,而是按著他們的意願和需要。「事奉」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學習與神同工,求神賜下合適的對象和合宜的回應。

一些長期住院的病人,他們的生命故事激勵我,要珍惜生命,愛惜自己和身邊的人,活好每一天。許多時候,我們生活在忙碌中,忽略了身邊美好的事,但「愛」將人連結在一起,豐富彼此的生命,活得精彩。

願主耶穌的愛守護著每一個病人,靠著神的恩典走過人生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