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號, 慈聲牧語 棄「肢」可惜 二○○ 三年第一件觸動全港的「大新聞」,是一月三日在將軍澳垃圾堆填區接連發現人體殘肢。起初警方把案件列為「屍體發現」處理,新聞以「人體殘肢」作報導,顯得相當重視 …
2003年3月號, 慈聲牧語 潤物無聲 初春時節,天氣最是惱人。潮濕的空氣,使牆壁淌水,衣物發霉;細雨微風,乍暖還寒,最容易教人生病。相信沒有多少都市人是會喜歡春天的。但曾經到過山區的農村,那裏的景象 …
2003年5月號, 慈聲牧語 伸過你的指頭來 當三月中旬傳出了沙田威爾斯醫院爆發了「非典型肺炎」(SARS),一股恐懼隨即籠罩了整個醫療界,並且迅速蔓延到全港每一個角落。即時間,一句熟悉的說話,一幅鮮活的圖 …
2003年7月號, 慈聲牧語 慈聲牧語:疫示有情人 雖然二○○三年只過了一半,但歷史將會寫下這一年,香港人更會以這一年作為驕傲,因為這一年出現了SARS。醫療人員的勇敢無私,全港市民的堅毅齊心,贏得全世界的尊敬。 …
2003年9月號, 慈聲牧語 主愛醫燃 在「SARS」期間,曾經在多個不同場合講道,但卻從沒有引用過出埃及記第三章一至六節,關於荊棘與火的那一段。直到六月底,在伊利沙伯醫院為今年十一月份的心靈音樂會開 …
2003年11月號, 慈聲牧語 向上走 向下走 台灣畫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描寫即使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也可以因為彼此的方向不同而誤了姻緣。幾米故事中的主角,雖然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誤失了無數相遇的機會 …
慈聲牧語, 2004年1月號 使祝福繼續出現 由於今年是院牧服務進入公立醫院的二十週年,很想在今期的《慈聲》開一個引子,卻又不知怎樣下筆。因為交代過往如何如何,恐怕未開卷就教人先打呵欠;若是展望未來怎樣怎樣 …
慈聲牧語, 2004年3月號 豈只感性上的關懷 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在年初時邀請了鍾南山教授主講「非典的啟示」。雖然當日是農曆年廿八,不少人當天正值團年,更且是寒風細雨,但逸夫書院的大講堂仍是擠得滿滿。 鍾 …
慈聲牧語, 2004年5月號 黃色警示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熬過了秋、冬、春,終於等到醫管局宣告除下黃色警示。消息公佈後,各院的院牧室,馬上急不及待的召集義工,作恢復床邊探訪的準備。醫院的病人資源聯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