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裏淘生 – 從基督教不同神學的死亡觀 探討牧養和關顧事工的可能性

死裏淘生 – 從基督教不同神學的死亡觀 探討牧養和關顧事工的可能性

 郭鴻標 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 

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思想這個題目。作為一個神學工作者,我們往往注意事物背後的道理;但前線院牧注意的,卻是如何實際地幫助人渡過生老病死的哀傷。單單在後方思考,忽略了前線,是抽離現實的;但只在前線處理問題,而忽略了思考問題背後更根本的問題,往往缺乏對人生深度的反省。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就前線院牧面對的問題—死亡,作深入一點的探討,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今天我只會集中在泛基督教的範圍(東正教、羅馬天主教、更正教)的死亡神學。再仔細一點,是較著重人存在的死亡神學,並嘗試探討不同神學的不同進路。今日我特別選擇了羅馬天主教的Karl Rahner(以卡爾‧拉芮),更正教的Eberhard Jüngel(艾伯哈特‧雲格爾),並較著重人存在性的Ray S. Anderson(雷‧安德森)與及較開明的Clark Pinnock(平諾克)作為不同神學的代表。

耶穌戰勝了死亡

首先,先談關於東正教的死亡神學。東正教神學有三個主要的向度:

  1. 屬於聖經的教會(Church of Bible)。也就是聖經需要由教會詮釋,並由使徒傳統及教父的智慧指引。
  2. 聖教傳統乃聖靈在教會生命的表達,教會傳統的內容,是被傳遞的道;基督徒生活由教會開始,由使徒藉教會傳遞下去。
  3. 教父的教導源於他們內在個人神聖的經驗。他們以謙遜和紀律的生活,及敬畏上帝的態度進入神學領域中神聖的部份。

東正教認為上帝創造人,原是可以永恆的。亞他拿修在《道成人身》一書中引用創世記,所羅門智慧書2:23-24和羅馬書1:26-27,論述人被創造時,原可以不朽。在東正教原罪的觀念並不像羅馬天主教那樣強,他們重視的是耶穌基督戰勝了罪惡和死亡。

因此,「屬靈的死亡」比「身體的死亡」更重要,而死亡的起源是始祖違反上帝吩咐。在始祖吃下分別善惡樹果子的那一刻,已經與「真正的生命」割離,這就是「屬靈的死亡」,而「屬靈的死亡」才引致「身體的死亡」。

所以東正教所關心的是如何扭轉「屬靈的死亡」,多於看「身體的死亡」所帶來的陰暗面。他們的解決方法就是強調活在基督裏,經歷與主聯合所帶來生命的改變。東正教的教會是很多色彩的,光亮的,他們著重耶穌戰勝了死亡,並將復活的生命恩賜給人。

很明顯這是從「出路」去解決死亡的問題。因為有了出路,問題就不再重要了。其實,今天我們關顧人也很常會這樣,我們會鼓勵人不要去理會那些解決不了,或不會有答案的問題,只要憑信心,積極快樂的迎接未來。這樣的處理,固然有其道理,而且亦有實用性。但若只強調耶穌基督戰勝死亡光明的一面,對死亡的陰暗面和罪對人性的污穢太過忽視,這並不平衡。時間關係,關於東正教的死亡神學,作為基礎探討,就到此為止。

邁向人格的圓滿

在羅馬天主教方面,我嘗試介紹一位具代表性的神學家拉芮神父,他相當著重聖經與教會訓導的權威,但同時又能開展一種具開放和超越的人觀。拉芮是從三方面處理死亡神學:1. 死亡的普遍性;2. 死亡是罪的結果;3. 在耶穌基督裏的死亡。

拉芮從自然性(Nature)及位格(Person)兩方面看人的本質,強調死亡一方面是身體與靈魂的分離;另一方面又是人的人格的圓滿。因此他強調雖然死亡是終結,死亡亦由罪而來;但死亡卻是有分離與圓滿的辯證關係。拉芮對更正教的「滿足論」有所保留,即是耶穌基督已滿足了生命的要求,所以我們已無需或不能再作甚麼了。他不認同人只是被動地經歷人生,認為人透過聖禮,受洗歸入基督的死,是進入耶穌整個人生並與基督同死。

究竟死亡如何實現邁向人格的圓滿呢?拉芮認為透過在教會中與上帝及其他成員的相交,人會更加發現自己。因此,人格的圓滿是在教會群體中體現,並透過洗禮、聖餐和臨終傅油表達。但他並非從「因信稱義」的角度建構人觀,而是從人的開放性和超越性探討人格的完成。因此,人並非被動地經歷耶穌基督為他所成就的人生,而是要主動的在基督裏開拓自己的人生。

拉芮嘗試從正面及負面的角度瞭解死亡,這是中肯的做法。至於以人格完成的角度看待死亡,亦較容易對應普遍人對死亡的問題。但如果人可以靠自我超越完成自己的人格,那麼耶穌基督的救恩有甚麼作用呢?因此,從更正教的立場,這無疑需要補充「因信稱義」的角度,強化耶穌基督救恩神學的意義。

其實在實際的行動中,不論是天主教或是更正教的信徒,在探病關懷或離世安慰,他們的表達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但事實上他們行動背後的理據和信念,是有不同的。以下我們要談論另一位更正教的神學家雲格爾的死亡神學。

雲格爾開宗明義表示死是控制人。換言之,死是人的終結,再沒有去路了。這樣的說法似乎消極,但亦是很有智慧。雲格爾指出人是有限的,是朝向死亡的存有,並在生命開始和終結之間生活。所以人是必死的,而上帝掌管死亡,祂是生命的主。

未知生,焉知死﹗就連孔子也這樣說。我們連生也不能掌握,又如何明白死亡呢?因此雲格爾指出要從耶穌的死而復活看生與死。他指出人有群體性的,人要與人在一起。所以死亡不只是個人的事,也是人共同的際遇。雲格爾指出,死亡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別,因為無論貧富貴賤,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樣,而且使人稱義的主,會一致的看待面對死亡的人。這一點是他精采之處。

雲格爾更指出,人是被動地經歷人生,而「信主」則是人被上帝尋獲。所以生命的完成,不是自己成就自己的人格,因為人是被動地經歷死亡,因此他雖然認同拉芮重視上帝的恩典,但批評他沒有提及死亡其實是咒詛。雲格爾亦重視人的主體性和未來性,只是他是從「因信稱義」的角度出發。他雖然著重死亡的陰暗面,但卻同時指出希望。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

接著想介紹的是雷‧安德森的死亡神學。他是一位牧養神學家,他認為聖經提出死是人存在的局限。換言之,不論人有沒有犯罪,人也會死,人的犯罪導致屬靈的死亡,而不是自然的死亡。因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他引用撒下14:14「我們都是必死的,如同水潑在地上,不能收回。」除了安德森、蒂利希、拉芮、巴特等都認為始祖被造時都是會死的。安德森指出雖然死是事實,但生命是好的,死是自然的,而長壽而死是滿足生命的表現。「你必壽高年邁纔歸墳墓,好像禾捆到時收藏。」(伯5:26),上帝賜人生命氣息,當祂收回的時候,受造物就變成虛無(詩篇104:29)。

安德森認為與上帝疏離已經活在死亡中,罪惡是陰間力量的伸延。(詩107:10)死亡不單是一個地方,而是一股侵襲生命的力量。他指出舊約聖經並非從咒詛角度,而是從懲罰角度看死亡,但他認為這並不能因此推論人被創造時是否會死。他強調耶穌代贖的人性,從上帝道成肉身演繹耶穌基督的死亡,促使人與上帝復和,所以他的死亡神學亦具備高度的牧養意義。

在福音派是沒有這樣觀念的

最後一位要講的是一位福音派的學者平諾克的死亡神學,他雖然是一位福音派的學者,但他的善後福音論(Postmortem Evangelism)或終末福音論(Eschatological Evangelism)論點卻是十分爆炸性的。他不認同未信主的人死後要在地獄受永遠的刑罰,因為這和上帝慈愛的本質不符。他認為死是一種毀滅,即是不再存在。這個問題其實相當複雜,當中亦涉及中文聖經的翻譯。因為「地獄」和「陰間」一詞,其實是來自佛教的。當西教士來華要翻譯聖經,無可避免要用東方的詞彙,但中文「陰間」和「地獄」所涵涉的圖像是否適切,實在值得商榷。

除此以外,平諾克還有另一爆炸性的觀點,就是認為未信主的人,死了之後還有第二次的機會,他主要的根據有二點,第一是使徒信經裏面提及耶穌「降至陰間」,第二是彼得前書3:17-19和4:6。他這說法和天主教煉獄的觀念相近。天主教煉獄觀念其實有他正面的作用,就是「人有第二次機會」。但在福音派是沒有這樣觀念的,所以平諾克帶來的沖激是很大的。

不應對死者的屬靈命運隨便作出判斷

其實,在牧養的經驗上,很多時我們參與或主持一些未信主者的喪禮,我們也不會在那裏強調地獄的刑罰,或永遠的絕望。相反,我們都會盡量帶出安慰的信息。雖然我們沒有在神學上作出結論,但這觀點很明顯在牧養上是有作用的。平諾克認為:信主得救是基督徒的立場;但是決定誰人得著永遠的生命,主權卻在上帝。面對未信主的人離世,我們的責任是提醒人及早信主,而不是宣判他將要接受永刑。他提醒我們要注意,不應對死者的屬靈命運隨便作出判斷,免對死者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最後,我們就死亡神學在牧養上的應用作一點探討。在不同死亡神學中,提醒我們在牧養上可以有不同重點。但幫助病人能坦然面對死亡是一重要的任務。我們要讓人在最後一程感到被上帝赦免、接納和擁抱是十分重要。展望華人基督教死亡神學的發展,我們必需繼續探討未信者的命運和人死後去處的問題。

在神學上,從事院牧工作的同工可以多考慮以下三個與死亡神學相關的重要觀念。

  1. 在耶穌基督裡聖徒相通,包括在生與死去的信徒。我們如何經歷在敬拜中與歷代信徒一起敬拜上帝呢?
  2. 上帝應許新創造與新天新地的來臨。
  3. 很多人一生裡都沒有人給予一個機會,亦有些人被罪疚感控訴,沒法得到赦罪的平安。

最後從以下三點來思考福音角度看死亡之向度:

  1. 從狹義的福音角度 (注重宣教和救贖論),對待死亡,最重要是「傳福音」,讓人的靈魂得救。
  2. 從廣義的福音角度 (注重牧養和創造論),對待死亡,最重要是讓臨終者經驗天父的慈愛,死而無憾。
  3. 其實兩者並不矛盾,亦不應矛盾。但如何融合,卻正是神學和牧養的一大挑戰。

參考書目

  • Nicolaos P.Vassiliades, “The Mystery of Death”, Greek Orthodox Theological Review 29(1984)3
  • William C. Weinrich, “God Did Not Create Death: Athanasius on the Atonement”, Concordia Theological Quarterly 72(2008)4
  • Karl Rahner, Zur Theologie des Todes (Freiburg: Verlag Herder Freiburg, 1958)
  • Eberhard Jüngel, Tod (Stuttgart: Kreuz-Verlag, 1971) 
  • Ray S. Anderson, Theology, Death and Dying 9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 Ray S. Anderson, “The Practical Theology of Thomas F.Torrance”, Participatio: Journal of the Thomas F.Torrance Theological fellowship 1(2009)
  • http://www.tftorrance.org/PARTICIPATIOVOL1.pdf
  • Clark Pinnock, A wilderness in God’s Mercy.
  • The Finality of Jesus Christ in World Religions (Grand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2)
  • 楊慶球,“Robert A. Peterson, Hell on Trail: The Case for Eternal Punishment (Phillipsburg: P & R Publishing, 1995”,《建道學刊》11(1999)
  • 郭鴻標: 〈廿一世紀宗教神學的建構: 對卡加˙平諾克的福音派宗教神學的回應〉《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29(2000)7
  • Karin Ulrich-Eschemann,Leben, auch wenn wir sterben. Christliche Hoffnung lernen und lehren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08)
  • Karin Ulrich-Eschemann, “Wie können wir ‚gut’ sterben? — Sterbebegleitung oder Sterbehilfe?“. Brennpunkt Gemeinde Studienbrief 44(2005)5
  • Karin Ulrich-Eschemann, “Was ist der Tod, und was kommt danach? — Über die christliche Hoffnung“, Brennpunkt Gemeinde Studienbrief 50(2007)3
  • Daniel L. Migliore, “Life Beyond Death”, Theology Today 34(1977)2, 179. 參Elisabeth Kübler-Ross,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1974)
  • Kevin J. Flannedly, “Beliefs about Life-after-Death, Psychiatric Symptomology and Cognitive Theories of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36(2008)2
  • David H.Kelsey, „Two Theologies of Death: Anthropological Gleanings“, Modern Theology 13(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