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聲牧語, 2005年1月號 沒有答案的問題 南亞海嘯之後,全球性的救災行動火速進行,有人踴躍捐款,有人遠赴災區支援,救災的力度和災難的程度,成了正比。可見碧波無情,人間有愛。 百年不遇的大海嘯,除了喚起無 …
心靈健康, 2005年1月號 關懷者的成長背景與性格塑造(二) 關懷者的成長背景與性格塑造有我們需要學習和思考的地方,因為當我們到床邊關懷的時候,我們裏面的背景,我們裏面的經歷,都會在我們服侍當中顯示出來。今晚我只能用四十五 …
CPE探真, 2005年1月號 在掙扎中成長 「牧者的生命是藉著閱讀、默想、祈禱和掙扎得以完成。」潘霍華 【註1】 前言 香港醫院院牧事工剛剛慶祝了在政府醫院提供服務逾二十年的歷史,感恩愛筵於十一月二十九日 …
特稿, 2005年1月號 織一個心靈關顧的夢──新界東醫院聯網心靈關顧服務 「心靈關顧服務」是每一個醫護人員的責任。相信這一句話不會有任何在醫院工作的人會否定。就正如我們醫院內所有的服務,都是不分種族、宗教、性別、社會階層的服務。可是在 …
活頁明窗, 2005年1月號 SARS後的第一個聖誕 張堅愛院牧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院牧部 ○四年度本來尚算是平安的一年,想不到突發的印尼九級大地震引致南亞海嘯的大災難卻在聖誕節後來臨,傷亡非常慘重,很多家園盡 …
幽谷雲彩, 2005年1月號 主伴我行過死蔭的幽谷 「癌症」對我而言並非一個陌生的名詞,家姐梁潘瓊芳師母於一九七五年死於乳癌,家兄潘士諤牧師於一九八○年死於血癌,姐夫曾煒存牧師於二○○一年死於肺癌,因此我也曾略嚐 …
2005年1月號, 給關心者的信 關心不能押後! 當完成了「院牧服務廿載情」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活動──感恩愛筵,不單心中的重擔放下了,更因為當晚的場面和氣氛,當夜甚至不能入寢。腦海中不住的重現院牧們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