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號,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今期是《慈聲》百期「大壽」,我們借此機會回顧,並探討一下往前的方向。 首先,得多謝不同的牧者和院牧,對《慈聲》的肯定。他們的鼓勵,不會讓我們感到自滿,反而會策勵 …
慈聲牧語, 2007年9月號 百遍慈聲喚牧情 今期以《慈聲》百期為題,當然少不了回顧和展望。翻開舊相簿,總會看見歲月留痕,同時亦可以找到自己成長的腳蹤。從第1期到99期,歷時16年多,《慈聲》可說是與院牧服 …
2007年9月號, 今期專題 不改初衷──百期回顧 回顧當年,由於事工剛剛起步,人才和財力的資源都十分匱乏,所以出版的工作十分吃力。而主編一職,亦是由義工擔任。創刊號的主編是當時剛退休的葉植文校長負責,但他做了兩 …
2007年9月號, 今期專題 編心不偏情 ~ 慈聲策進座談會 日期:2007年8月8日 地點:時代論壇辦公室 主持:羅杰才牧師 整理:梁婉琴 參與者:許朝英(宣道出版社社長) 翁傳慳牧師(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 …
2007年9月號, 今期專題 牧者眼中的慈聲 慈聲噹噹響、見證集雲來 唐榮敏牧師 灣仔浸信會 筆者是《慈聲》的忠實讀者,因為本人極之認同院牧的角色和功能,所以每當收到這刊物就如獲至寶,第一時間如囫圇吞棗,讀 …
2007年9月號, 今期專題 院牧心中的慈聲 牧己牧人的參考 《慈聲》不斷在蛻變,由創刊號至今質素不斷提升,一直在求新求進步;由起初簡單的設計進到如今的講究專業。內容亦由起初推廣院牧服務,報導各院院牧事工消 …
2007年9月號, CPE探真 臨床牧關教育中的小組互動 在臨床牧關訓練過程中,有三種的小組模式:結構性的如專題講座,半結構性的如逐字報告,非結構性的如人際互動小組。在400小時的訓練過程中,三種形式均會出現。本人的小 …
2007年9月號, 與HCE對話 與HCE對話:醫療改革要由教育下一代開始 專訪仁濟醫院行政總監——鄭柏榮醫生 羅杰才牧師 鄭柏榮醫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07年8月1日 地點:仁濟醫院行政總監辦公室 鄭醫生簡歷: • …
2007年9月號, 最難忘的病人 轉個角度,景觀就不同了 梁耿華 屯門醫院助理院牧 某天的下午,一位面帶愁容的婦人來到屯門醫院想尋求幫助。經安頓後,她告訴我,他的丈夫最初如何不肯入院檢查及現在他住院期間的情緒。 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