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濤--不會滿意,只有期望

林錦濤--不會滿意,只有期望

 採訪/整理:羅杰才、黃紫荊  

林錦濤牧師: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院長、臨床牧關教育/教牧輔導教育教學督導CPE(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PCE(Pastoral Counseling Education)、香港醫院院牧事工?會主席。多年從事牧關訓練及推動香港院牧事工發展。

訪︰ 林牧師你多年在香港從事牧關訓練和推動院牧事工,以你的眼光,怎樣看院牧的發展

林︰ 七十年代在北美,院牧事工已很普遍,八五年我從加拿大回港,驟眼看見院牧事工異象在醫院的範疇內,除了有宗教背景的醫院外,在政府醫院中,有此服務的,卻寥寥可數,可見香港政府醫院對此異象的支持仍然很少,那時只有葛量洪、瑪麗、威爾斯等醫院先後設立院牧事工服務。

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今天回顧過去,在政府醫院,院牧服務已經得到很高的認同,與此同時也要面對很大的挑戰。八十年代初,由解英忠牧師、麥大衛牧師開始,到九十年代初,可算是一個孕育期。在這期間,不停有醫院開始院牧服務,院牧聯會於九○年成立以來,在這方面也起了一些支援和推動作用。九五年至今日,是一個發展期,各醫院都有了院牧服務。展望將來,院牧聯會要花更多的工夫去聯絡各區院牧事委、前線同工,把院牧服務做好,惠及社會的市民,回報大眾對這個服務之支持及信心。

訪︰ 「臨床牧關訓練」(CPE),可以說是院牧必修課程,這方面你有甚麼看法和期望呢?

林︰ 八五年回港後,八七至八九年我再返回加拿大進修,主修CPE/PCE,這可以說是我的負擔,即使如今做了院長,有不少行政工作要負責,但我仍堅持要負責督導CPE/PCE的學生,因為這樣才能保持在這異象中的觸覺,及可以薪火相傳下去。

我很高興CPE/PCE已漸漸得到香港教會接受,以伯特利神學院為例,如今每年開四班,每班十至十二人,仍供不應求,訓練範圍及方向,除了醫院院牧外,還包括了教會教牧、學校校牧、監獄院牧等。其實,北美洲的神學院已漸漸把CPE/PCE列為必修科目,在加拿大亦有大學的醫學院要求它的學生修讀一個基本單元的CPE課程。

香港的神學院開辦CPE/PCE課程仍是在起步階段,可能是人力及經濟資源上需要有待支援。然而,從幫助學員提升牧養能力,這方面的加強是需要的。其實,在神學院受訓練的未來神的工人,若在他們追求靈性生命成長過程的時候,有機會融合關顧的知識和技巧,讓生命更添精彩,把主耶穌基督的關愛世人的精神,不單可以將來用在牧會方面,也可以遍及社會大眾。我們都鼓勵伯特利神學院四年級的學生修讀,絕大多數修完之後,都認為很有幫助。因為我們的課程中,有超過一半的訓練是幫助學生自我成長及建立他們的自信。因此我很盼望,凡關心這項服務(院牧)和訓練(CPE/PCE)的同工及人士們,能繼續給我們和院牧支持及代禱。

訪︰ 前瞻香港院牧事工的發展,你認為要怎樣才達到滿意?

林︰ 我個人對「滿意」這個字,有一種看法,「滿意」就是代表「停止」,所以我實在不敢想它一想。你問這問題,倒不如說是「期望」而已:

首先就是要讓教會認識院牧服務,院牧不妨多作宣傳及多辦一些院牧服務體驗,吸引教會及信徒支持,使教會信徒或教牧參加。當他們參與之後,自然有更多人明白院牧服務的意思,可引來多人支持和參與。

另一方面,參與事委會的委員要加強裝備。除了對院牧服務異象有托付這項先決條件外,若果事委們還可以有CPE體驗或訓練,這將會使事委會能推動出更優質的院牧服務。

要發展院牧服務,當然要重視前線院牧同工的分工架構,主任院牧除了作院牧基本的工作外,還要花多點時間及精力在其他宣傳、發展、籌募及行政管理上,更要重視建立與醫院和教會的關係。其他院牧則擔負關顧牧養、栽培訓練等,叫萬事互相效力,各盡其才,各守本份,讓神使用。

我們一切期望都是建立在「院牧事工是從神而來的大異象,我們必須仰望祂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