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多在醫院裏的服侍,不但使我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更與一群同路人建立深厚的友誼。這份從主耶穌而來的愛,使我們能在院牧部中建立強而有力的隊工精神。每次我們聚在一起為院牧事工、病友禱告都有主同在。雖然有時候為了病友病情惡化心情非常焦慮,禱告中有哭泣有眼淚,但慈愛主沒有離開我們,祂總會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在服侍中體認聖經的真理是最喜樂的。
回憶當初到醫院服侍是因一位我們所愛的姊妹患癌症入住沙田醫院,她雖在病危之中仍處之泰然,那份平安實在令人感動,她如果沒有主耶穌同在決不會這樣的。探病時認識了院牧,明白不是每位病人都有這份平安,最痛苦的莫過於在生死邊沿仍絕望掙扎。院牧詢問我們是否願意將這份平安帶給其他病友,垂死的姊妹也鼓勵我們,為我們祈禱。雖然這位姊妹很快離世,但我們卻因此加入院牧部作探訪義工。「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二十四)
對於在醫院探訪,我有個人的執著,認為對病友關懷的目的就是關懷,在關懷裏面不應存在任何雜質,包括信仰在內。或許,你會問我到醫院去不是為了傳福音嗎?我卻認為為傳福音到醫院做關懷服侍是本末倒置的,關懷的結果是傳福音,而傳福音不是關懷動機。要傳真正的福音是將耶穌的生命傳遞,耶穌是為了關懷世人的福祉而到世上來,讓世人感受神的愛而相信有神,所以真正的關懷是源於愛,是將人帶到神面前的終極所在。「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約壹四:八)所以我覺得作為義工,角色的定位是很重要,也是我在過去服侍中的體會,而每次想起服侍中的點點滴滴都使我對神慈愛發出無言的讚嘆﹗
第一次遇見患腫瘤的婆婆時,她陷入半昏迷狀態,我和兩位姊妹探訪她時候,她在迷糊中不斷地述說悲苦的一生,我們將主耶穌介紹她,讓主親自介入她的生命中去安慰她。她好像明白,我們問她願意決志信主,她說願意。但正當我為她作決志祈禱時,她沒有跟我禱告而繼續她說遺憾的往事:她無兒無女也無親無故。當時我陷於兩難之間,我應不應該繼續作決志禱告呢?我靜默一會,心裏向主呼求說:「主啊﹗如果這決志禱告是你不喜悅,請你親自攔阻。我實在不知應否停下來。」主果然聽了我的禱告,有一位護士走過來叫我們暫時離開,她要為病人清潔。我出了病房立刻和姊妹分享剛才的經歷,我們回到院牧室為婆婆切切禱告,求聖靈進入她心裏,使她清晰明白救恩。之後我們回到婆婆床邊,她的精神好了一點。我們再講一次福音的內容,再次問她是否願意決志信主,今次她很清楚地跟我祈禱。感謝主 ﹗之後我們恭喜她成為基督徒,九月八日是她重生的生日。我們閒談一會,承諾過兩天會探她,就讓她休息了。
兩天後再去探婆婆,她的精神很好,我問她認不認得我,她說不認得。我問她知不知決志信主的事,她說:「當然知啦﹗在九月八號嘛﹗」感謝主﹗雖然她的病情非常嚴重,但主格外憐憫她,多給她半年時間去經歷祂的慈愛,由她不大願意讓老人院的人知道已經信主到她在老人院唱詩歌讚美主,每逢覆診遇到大雨她祈禱求神幫助,主應允了將雨暫時停了,等到她回到老人院再落大雨。有一次她喘氣很辛苦求告主,主讓她一伸手摸到舒緩氣管的藥物。凡此種種都是述說主在她衰殘身體內作美善的工。她給我最深刻的話是:「我雖然無兒無女,但現在在耶穌裏有一群好姊妹。」
在醫院的服侍中也有傷心失意的時候,尤其是當病友病情轉壞,感到自己的探訪並沒有為病友帶來祝福,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無限歉意。有時更哭倒在主耶穌面前,自憐地申訴我口袋除了兩包紙巾外一無所有,難道我祗能做到在別人哭泣時遞遞紙巾嗎?慈愛主並沒有因我在祂面前發脾氣而責備我,祂給我一段聖經安慰教導我。「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裏也不要帶錢,除了枴杖以外,甚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可六:八│九)我驟然明白人若靠屬世的物質是不能將人帶到神面前,依賴個人能力就不能專心靠主。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唯有受苦的主能夠真正體恤病友的生死。在主的安慰中我被醫治了,使我有力量再回到病友床邊宣講福音;為病友與家屬之間作復和的橋樑。絕望中我看到從天而來的盼望;在哭泣中我聽到寬恕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