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雲香港教會中,有過百年歷史的實在屈指可算,而能夠保存著教會原有面貌超過半個世紀的,就更寥寥可數。由瑞士巴色差會創立的崇真會救恩堂,在○二年慶祝了開基一百五十週年。教堂現址亦是重建於一九三二年,並以歌德式的風格建築,巍峨聳立於西營盤第三街及高街地段,經歷了七十多載的歲月,古舊的一磚一瓦,不僅蘊含著歷史的價值,更見證了上帝豐碩的恩典。
教堂內外都保留了昔日的古樸之風,連辦公室也沒有太多的現代化建設,高高的天花,灰色的牆,簡單的工作間,突顯了救恩堂實而不華的特質。「我們的確是一個較為『含蓄』的群體,或者可以用『穩打穩紮』來形容救恩堂。但若以一間有百多年歷史的教會來說,我們的發展實在算不上甚麼,我們還需要多方學習呢!」堂主任姚健偉牧師很謙虛地介紹出救恩堂。
由於教會在過去六、七年有明顯的增長,現時聚會人數已有千多人,因而同工的人手亦將增至十二位。對於教會的躍進,姚牧師認為絕非自己領導有方,又或是歸功某些策略。「這全是神的恩典,我們實在沒有甚麼可誇口的。我們曾經滿腦子是計劃,但果效很少,神沒有使用。神所要的不是人的籌算,而是我們的謙卑。謙卑的具體行動就是禱告,而祈禱正是我們需要重新學習的功課之一。」
帶來這個轉變,可說是源自教會的訪韓經驗。「○三年我與三位同工作教牧訪韓,當中有很好的體驗。對於聖靈的恩賜,我們向來都抱開放的態度,但不會刻意追求。對於『聖靈』的一些觀念,那次訪韓也給我澄清了不少。」及後,教會繼續安排訪韓團,並鼓勵弟兄姊妹參加。「他們回來後都認真地去學習和操練禱告,並且帶來了生命的更新和改變。」教會近年著力的推動祈禱聚會,禱告氣氛也顯得越來越濃厚。
除了禱告操練,教會另一個要學習的功課就是實踐「愛」。救恩堂在過去幾年積極舉辦不同的活動,凝聚會眾,鼓勵彼此關懷,互相服侍。姚牧師說:「我們最近舉辦的愛心營,有四百人參加,氣氛好得無比,實在感恩!但神給我們更大的挑戰是,不單只在教會裏相愛,而是將『愛』延伸至社區去。因為我們在這個社區已經有百多年,開基時期已經辦義學,戰後又著力發展教育,興辦救恩小學和中學等,這些傳統我們應該好好繼承,並且更上層樓。」
救恩堂近年在社關方面也實在有明顯的突破,特別是回應SARS的社區行動,教會有二百多位弟兄姊妹一同參與祝福社區清潔日,大家穿著整齊的制服,浩浩蕩蕩地清潔社區和街道,他們美好的見證得到不少坊眾、區議員和民政署的讚賞。最近更有弟兄用相機把整個西營盤區的商舖都拍攝下來,鼓勵每人認領一個街號,為他們祈禱祝福。愛既有具體的行動,並以禱告和關心做基礎,就不會只成為一種社會行動,也避免了陷於自以為屬靈的虛浮。
教會近年積極拓展福音工作,除舉辦佈道會外,更參與中西區教會合辦的福音遍傳運動,每年救恩堂都有過百位弟兄姊妹參與,不分彼此的與中西區教會聯合作鬆土和撒種的工作,但求福音遍傳,莫問誰家興旺。教會亦透過小學部舉辦的家長班,播下福音的種子,「由小學的校長一手策劃,每年有百多位家長參加,他們多是全年出席的,由親子課程到聖經個案,繼而進入福音,不少家長就這樣信了主。這些收成也是我們意料之外的。」姚牧師著意的把功勞歸到弟兄姊妹的熱心之上。
至於老人工作,教會定期參與老人院探訪和街頭佈道,並且動員教會的長者參與服侍,當中有些更是八、九十歲的高齡人士。「這都是神奇妙的恩典,其實教會本身的長者事工也是這一年才做出規模。原因是我們有了一位專責的關傳道專心凝聚長者,一年間就由約二十人的小組到成立百多人的長者崇拜,更動員他們參與社區服侍,我們看見神很大的祝福,也更明白到牧養的重要。」
教會要關顧社區,當然也少不了醫院服侍的層面。救恩堂多年來都以事委教會的身份參與院牧服務,除了經濟上的支持,教牧也經常到醫院為病人洗禮,教會亦會跟進院牧轉介的病人。但姚牧師卻是十分謙遜的說:「我們在實際的參與其實很弱。數年前弟兄姊妹會出隊到醫院探訪,但SARS後到現在也沒有機會到醫院服侍。加上教會近年有頗多的發展,事工的增加亦影響了對醫院的參與。但教會是絕對認同和支持院牧服務,並且願意開放,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參與。我們雖然是一間老教會,但卻願意接受新事物,也樂意應付新挑戰。」從這座古老的建築出來,再回望,心中不禁想,不老是傳說?還是,不是傳說?或許,只有聖靈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