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遍慈聲喚牧情

百遍慈聲喚牧情

 羅杰才       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今期以《慈聲》百期為題,當然少不了回顧和展望。翻開舊相簿,總會看見歲月留痕,同時亦可以找到自己成長的腳蹤。從第1期到99期,歷時16年多,《慈聲》可說是與院牧服務一起成長。

記得在99年1月到院牧聯會上任的時候,一位友好牧師用關心的口吻問我:「院牧服務,只是到醫院探病,有甚麼可發展的空間呢?」由於當時我對院牧事工,只算得上是有負擔,卻並不是非常瞭解。因此只能含糊的答:「既然醫院是一個充滿需要關愛的地方,而主耶穌在祂的一生之中,處處都表現出對病人的關愛,院牧服務既合乎社會需要,人性的期望,更合乎聖經的教訓和教會的使命,因此,應當會有空間的。」

但當正式挑起工作的擔子時,很快就感到現實並不是想當然就能夠通行無阻。因為困難不會因為你有道理就會自動讓開,它們好像一堆大石橫在路上,我們得有力量、有方法、有時間、有決心,才能把路開通出來。

上任後,感到要著力回應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如何把各個院牧事工更緊密的維繫在一起。因此,提出了「珍珠鏈子」的理念。並且把《慈聲》定位為一份代表整個院牧事工的刊物,而不是一份只代表院牧聯會的刊物。這個定位和結果,相信各位讀者都十分清楚。

第二是如何讓各個院牧室更多得到教會的支持。99年1月份《慈聲》是我作為主編的第一份,當時我就寫過「今日院牧事工要面對的,是如何使教會和個人仍然感到她的跳躍,她的活動,她的進步。因為院牧事工不只做在醫院裏,她還得做在教會裏,甚至也需要做在社會裏,這是今日我們必須講清的事情……院牧服務若不走近病床,她會亳無價值;但她若沒有進入教會,進入社會,她將會沒有前途。」為了使教會更多支持各醫院的院牧室,除了到不同的教會分享之外,辦好《慈聲》就成了我們一項重要的工作。

第三個需要著力回應的問題,是如何澄清和深化大家對院牧服務的印象。因為原來不少人,甚至一些教牧,都以為院牧服務只不過是一項佈道事工的伸延,也有一些人以為院牧服務,只是去安慰一下病人。對於這樣的誤解,我們當然不能置若罔聞。所以,《慈聲》就承擔了一個澄清和深化院牧服務理念的任務。《慈聲》的文章,正是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去闡釋這個似乎簡單,其實卻是非常不容易的院牧事工。

如果大家細心,就會留意到每一份《慈聲》的封面上都有推動牧關、合一見證、探索發展、溝通消息這「四項堅持」,這四項其實就是《慈聲》的出版宗旨,也是院牧聯會工作的大方向。回顧過去,以上所提的三方面,一是關於凝聚院牧團隊,二是尋求支持,三是闡明理念。《慈聲》都發揮了不少的功能,它為院牧服務的發展,的確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因為不少的院牧、督導、牧者都在《慈聲》分享,使整個院牧服務的需要、理念、方向透過《慈聲》可以深入討論而越來越清晰。一般人都會祝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願《慈聲》百期以後,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院牧服務,可以得到大家更大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