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滿是恩典的學習之路

一條滿是恩典的學習之路

 謝麗儀 院牧聯會與香港浸信會醫院合辦2018年夏季神學生CPE課程學員 

入讀神學第一年,聽說臨床牧關教育(CPE)課程是艱辛的旅程,但是極寶貴和值得,有助生命成長和牧養關懷,我決定畢業前報讀這個「不一樣的課程」。四年後申請,我接到面試通知,帶著緊張的心情赴約,在一個多小時的面談裡,課程督導不斷地問及我一些關於生命的問題,可是我不假思索的回應後,只是感到挫敗和失落。我唯有帶著這些問題回家繼續思考,甚至晝夜反思,感恩我終於找到一點點亮光和問題的根源,把這些答案放在禱告裡。神為我預備了一個奇妙的晚上,給我勇氣與媽媽把多年冷戰的問題傾訴,終於迎刃而解,裂縫修補,關係比以前更親密。我讚嘆神奇妙的作為,一個短短的面試,竟然給我那麼大的祝福,賜我勇氣面對和反省自己生命的軟弱和限制。我心裡想:若不被取錄不要緊,我已得到滿滿的祝福;若是被取錄,我一定要好好預備自己和珍惜學習,深信神會藉著CPE課程修剪與重建我的生命。

感恩我被取錄了,當我與別人分享修讀CPE課程時,大多數人都以為我要預備作院牧。這課程是為了教牧反省生命和牧養塑造,不單是為培育有心志作院牧的人。第一天上課,督導提醒我們,你的「所是」(being)是怎樣,你將來的牧養就是怎樣。在職場打滾了多年,我是一位「所為」(doing)的人,要先明白自己的「所是」(being),然後才作自己的「所為」(doing),實在談何容易,深知這轉化要付上更大的力氣,但我願意嘗試和開放自己接受挑戰。

課程開始時我已經感到雀躍和興奮。我學習到很多實用的牧養知識和技巧;臨床關懷方面,醫院悉心安排我們探病實習,指導院牧用心地教導,讓我們學而致用;藉著個人督導和反省周記,我敞開自己分享和反省生命,督導盡心地指引和幫助,讓我認識我的「所是」(being)和尋索其「根」;逐字報告有助我檢視性格的障礙、認識生命的脆弱和傷痛、反思自己的牧養神學及關懷風格,以及瞭解自己的牧養能力;在人際關係小組裡,督導耐心地引導同儕間坦誠分享和真誠給予回饋,藉著朋輩的幫助,我發現了自己的盲點和看不到的陰暗面。

一個長期被訓練成「所為」(doing)的我,希望快快進行生命改造工程。督導勸導我繼續去認識和探索自己,我感到望梅止渴不是味兒。到課程中段,我愈是認識自己,愈是感到難受,發現一個陌生、軟弱、無力、諸多限制的自己,無法接納一個如此真實的我,內心感到十分沮喪、挫敗、愧疚和疲憊,不斷流淚痛哭,情緒低落和自我否定,甚至質疑自己如此失敗,將來怎樣去服侍神。我與督導和同儕分享內心的痛苦和掙扎,他們樂於與我同行這段人生低谷,督導帶領我回到自己的成長歷程,醫治過去的創傷,處理內心的困擾,梳理我的情緒,協助我突破生命的框架,帶領我到神面前經歷祂完全的愛,確定神接納我的本相,督導也接納我,同儕們也接納我,引導和鼓勵我接納自己,慢慢從低谷裡爬起來,學懂接納自己的限制,體會到神無條件的愛,學習以健康和平衡的角度看自己,生命得以成長,更有盼望地將神的愛活現出來。

CPE課程讓我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軟弱,學習敏銳自己,嘗試努力去尋索塑造自己的根源。我體會到自己的「所是」(being)比自己的「所為」(doing)更重要,醒悟到牧者的生命對其牧養的影響是最首要的。這課程培養了我在生活、信仰、神學及服侍上多作反省,繼而行動。CPE的教育模式是「行動-反省-再行動」,我深深體會到將所學到的理論,可以具體地運用在牧養上(行動),每次探訪都是獨特的,要在當中不斷地反思(反省),然後勇敢地接受挑戰再去實踐(再行動),這過程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牧養模式。

課程完結時,我漸漸學會欣賞自己的進步和生命成長。深信這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起始點,我會秉承CPE的精神繼續成長。感恩在踏進全職事奉之前有機會接受CPE的裝備,確實是神給我的恩典,讓我對生命有更新的領會,擴闊了我對牧養的視野,使我不是帶著恐懼和擔心去服侍,乃是帶著喜樂、盼望和信心,以神的愛進入人群服侍。當我與家人分享CPE學習的喜悅時,他們異口同聲地為我感恩,也看到我在多方面的成長,還表示全力支持和期待我修讀下一個單元。但願其他牧者都有機會修讀這個課程,使個人生命及牧養事奉都得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