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傷的治療者》是著名靈修作家盧雲的一本著作,談及現今的牧養事工。原來這個稱呼也是今次被訪者黃院牧在一次課程中督導給他的評語。為何黃院牧是「負傷的治療者」?讓我們從他年幼的經歷說起。
在醫院渡過的童年
黃院牧自小住在新界區,家居環境簡陋。年幼時,一次他不慎跌倒後,出現發燒、抽筋,證實他的腳受到感染,結果要住院長達五年,令當時的他感到十分無奈,對將來沒有希望。後來因為要上學讀書,經醫生評估後最終讓他出院,但由於感染情況還未完全康復,年紀輕輕的他已經要學習自己洗傷口,所以即使能夠出院,當時他仍然感到很無奈。
中學階段,黃院牧第二次因腳患進醫院。這次住了一年,卻經歷了三次手術,對於一個少年人而言,實在不容易面對。然而,經過這次住院後,他終於稱得上「康復」——他不用再洗傷口,身體上得著「康復」;而且他的「康復」更包括信仰和人際關係方面。其中一次做手術前,黃院牧感到不安,護士知道後就為他祈禱,令他有平安去面對手術;其後他又透過護士帶領每週查考聖經,讓他認識信仰。因為腳的情況對他的外觀帶來影響,令他一直介意別人的目光,時常感到自卑,「康復」也代表他願意接納別人對自己的眼光。
經歷加上呼召成為院牧
出院後,黃院牧跟同學參加教會,在教會的夏令營中,他領受了全時間事奉的呼召。完成學業後,他工作了兩年就回應呼召,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神學畢業後,黃院牧成為一位自由傳道者,有著很充實的事奉生活,包括帶領護老院聚會、到醫院探訪、在個別教會服侍痙孿人士等。這些事奉的經歷,彷彿與他日後成為院牧拉上了關係。但成為院牧更重要的踏腳石,是他自小在醫院渡過的經歷。黃院牧回想住院的日子,深切感受到有人探望與無人探望的分別,也感受過苦悶、孤單、寂寞,面對手術時的徬徨、不安……這些親身的經歷,讓他對病人更有共鳴。另外,有主內肢體鼓勵他,覺得他有忍耐、說話溫柔,十分適合成為院牧。於是黃院牧報讀了臨床牧關教育課程(CPE),之後加入當時港島西南區基督教院牧事工(現時為牧群關愛會院牧事工部)成為院牧,在葛量洪醫院服侍至今已經有十一年。
回望過去十一年的事奉,黃院牧認為這是個累積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他透過事奉不斷學習怎樣處之泰然應對各種情況。院牧的事奉亦讓他感到滿足,因為他清楚這是神的呼召,帶領他在醫院裡服侍;他亦經驗到在醫院裡較容易領人信耶穌。雖然院牧的服侍是關心病人,但病人的回應及反過來的安慰與關心都成為院牧的鼓勵,而且能夠與病人同行病患階段,也是深感滿足的事。
與病人和義工同行
十一年來,黃院牧探訪過無數病人,其中印象難忘的,是一位患有罕見的心臟病的男病人。這位男病人經常出入醫院,但他十分健談,與黃院牧分享他信耶穌的經歷。即使他轉到另一間醫院,也會主動聯絡黃院牧。病人出院後,黃院牧仍然探訪他、與他傾談。有時病人的經歷,其他人未必十分明白,但當關係建立後,病人會願意向院牧分享更多,黃院牧則透過發送經文鼓勵這病人,像牧者牧養羊那樣,同時亦像朋友般與他同行。這持續了九至十年,病人最後於今年四月離世,黃院牧也有出席其安息禮拜,家屬對黃院牧及其他一直關心這病人的同工表示謝意。
雖然黃院牧曾被稱讚有忍耐,但原來起初他不容易聽別人說話,院牧的服侍讓他願意慢慢聆聽病人的分享。黃院牧主力牧養的是紓緩病房的病人,透過聆聽、關顧,跟他們作人生的回顧、整合,幫助病人重思人生的意義,找到生命中的依靠;有時病人的生命見證也成為他的鼓勵。他記得曾在紓緩病房探訪一位女病人,她表示為著能夠吃一碗粥而感恩,因為患病令她身體承受很大的痛楚,但她沒有埋怨,疼痛時她求主幫助,抓緊耶穌去面對;對黃院牧來說,這病人成為一個「生命激勵生命」的見證。
作為葛量洪醫院內唯一的院牧,雖然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盡情發揮;然而,黃院牧有時也有「一個人的掙扎」。他看見醫院內的需要很多,但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實在很有限,所以義工團隊成為他事奉上重要的夥伴,協助他跟進及探訪病人。現時註冊義工有四十多人,其中恆常參與服侍的約有三十多人。
追求生命與技巧的成長
服侍多年,黃院牧坦言仍然要時刻保持謙卑的心態去服侍,因為病人是活的,不同時間的變化是無法預計的,所以要學會保持靈活,而非公式化的應對。同時,他亦提醒自己要常常保持開放的態度,要更多學習來幫助自己的服侍。黃院牧除了抽時間出席講座,亦會透過閱讀來自我增值,去年他更完成第四個單元CPE課程,可見黃院牧不斷努力追求成長。
展望未來的事奉,黃院牧希望能繼續舉行醫院員工講座,他感恩今年的講座反應良好,期望將來可舉辦關於心靈課題的講座。另外他亦繼續追求個人的生命成長,因為這對牧養服侍帶來一定影響,並希望可以在哀傷離痛、生死教育等課題上有更多學習,把牧關理論和臨床個案整合,反省自己的牧養情況,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