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體驗(上)

不一樣的體驗(上)

 院牧聯會2019年夏季半單元CPE課程學員 / 播道神學院神學生 
有五位於2017年已完成半單元CPE的神學生,於2019年夏季完成了另外半單元,期間各人都有更不同的體會,讓我們透過今期與下期的「CPE學堂」,聽聽他們的心聲。
周慧欣

這次課程,上帝讓我再一次在其中感受不一樣的體會,並有更多寶貴的學習與得著。

首先,這課程讓我認識自己更多,原來我是需要以「說話」來表達和疏理情緒。在「黑暗中的對話」這體驗活動中,我對自己有一個重要的發現,就是當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時,我需要透過「說話」這方法來抒發和處理自己的情緒。記得起初我進到那完全黑暗的場館,便開始感到有一點緊張、焦慮與不安,不知不覺間就用了「說話」來使自己分散注意力,並透過「說話」幫助自己紓緩那些緊張、焦慮與不安的情緒。後來,我回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習慣,發現「說話」對我來說很重要,不論有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我也一定要把它說出來,要是沒有或不能說出口,很多時候自己心裡就十分不舒服。此外,我也很需要被人明白、被理解,特別是自己當下的感受、想法,原來這是我處理內在情緒、表達心中所想所感的方法。但更寶貴的提醒是,我要學習管理好內在豐富的情感資源,好讓我多了解自己與人有不同意見時所出現的即時反應;以致明白甚麼時候可以說、與甚麼對象說、如何適切地表達等,求主幫助我日後在這方面繼續成長。

其次,在一次病室探訪經驗中叫我看見並讚嘆聖靈的工作-神親自引導病者歸主。我曾遇上一名大約六十多歲的男病者,他患腦膜炎入院,探訪前幾天曾經神智不清;過去又曾因心臟病而險些離世。當他分享自己的患病經歷時,慨嘆以往經歷了很多的失去,又為自己所作的感到內疚,人生感到無奈。我很用心地陪伴又專注地聆聽,他越說越激動,不停地流眼淚,坦然地流露他收藏內裡已久的感受,抒發後感到釋懷。最後,他還突然表示有興趣了解信仰,我當然為他祈禱才離開。過了兩天,病人的家屬主動來到院牧室,告知病人表達上次「與院牧傾得很舒服」,很想決志相信耶穌。病人決志後,常常禱告,渴慕認識神,也很單純地信靠神;往後每次探望,他也分享感恩的事,讓我看見他對神的信心。遇上這位病人,再一次改變了我對院牧角色的認知,更擴闊了自己屬靈的眼光,看見聖靈的工作。從前會覺得自己的探訪技巧未能好好發揮,探訪後會有失落感,覺得自己不能把人帶到神面前。但原來探訪者的真正關懷最重要是發自真誠的內心,感動人心是聖靈的工作,領人歸主並不是因著我的探訪技巧或個人的能力,而是上帝一直與我同在,使用我成為福音的出口。感謝神!讓我再次經歷祂的大能,祂親自引領有病的、軟弱的、有限制的到祂跟前,經歷祂的拯救與醫治,包括我自己,這是福音的大能!深願福音繼續進到醫院每個角落,醫治每位病者的身心社靈!

盧頴妍

回想2017年修讀的半單元CPE課程,好像為我開了一扇窗,讓我窺探了自己已被冰封多年一少撮的情感部分,為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這是很難忘的。因我一直以為這課程就是學習探病技巧及如何關心病人,沒想到自己也是主角。對於向來理性主導的我來說,這課程開始改變了我的思想模式,帶我進入了一個新領域,對我的生命和牧養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有機會再修讀另外的半單元課程,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在六個星期的實習探訪中,我有機會負責探訪男病房,其中一位六十多歲的伯伯,我對他印象深刻。他上班時因意外撞傷了右小腿,後來因傷口發炎又出現潰爛,先後做了兩次清除爛肉的手術。由於他的傷口很大,手術後需要留院待傷口癒合,累計已住院兩個多月了;期間,我探訪他共七次。記得第一次探訪他時,他接受我的慰問,但他的回應往往是很短,亦不願多提及自己家庭的情況,所以很快便已完結對話。但我知道到長期住院的院友常常會感到無奈與孤單,因此每次經過他的病房,也會跟他閒聊數句和問候他;及至我第六及七次探訪他時,他開始跟我談及很多從沒有提及的話題,包括他過去不尋常的經歷、非一般的婚姻狀態和心裡的擔憂等。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願意與我分享他的不為人知的過去和內心感受,我感覺到他對我有很大的信任。這讓我明白到真正的牧養是用愛心和帶著耳朵去持續跟進和關懷別人,當我每次走到床邊耐心聆聽和陪伴他時,他感受到被尊重、明白和接納。聆聽比說話重要,唯有耐心的聆聽才知道對方的真實需要;唯有鍥而不捨地關懷,對方才感受到神真實的愛,這就建立起信任和牧養的關係。

這次半單元課程幫助我從生命的傾側中平衡過來。自小我被訓練成一個著重「所為」(“doing”)的人,但在實習探訪裡我更認清「所是」(“being”)更為重要。無論在個人成長、與人相處、探訪、牧養等各方面,都是以人為本,重點就是「所是」。在醫院實習的過程中,我想學習的是同理心,但其實同理心就正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實踐,透過專注與聆聽,學習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病人身上,以他們的需要為中心,讓他們感受到被認同和了解,這樣才是真正的同理心。這次學習啟發我認定「所是」是我未來的成長方向,還要認識自己的性格和特質,安然接納自己的不足和限制,感謝神給予我半單元學習這份大禮物。

謝勁德

當我在2017年完成了半單元CPE課程後,心想:若有機會再修讀半單元就好了,因為無論將來在牧會或在院牧的侍奉上,對認識自我及關懷別人都會有很大幫助。我曾認為完成半單元便足夠;然而,當想到我的事奉願景,是期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同行者,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時,便想起醫院裡的臨床牧關學習,正是其中一個途徑能讓我體會更多。感謝神讓我能把握這次寶貴的機會,修讀另一個半單元課程,在當中有很豐富的學習與裨益!

再次參與病室探訪,起初滿懷鬥志,進入病房前都帶著喜樂,以為有了上次的經驗,可以較有把握去專注聆聽病人及進深瞭解對象的需要,並進一步分享信仰。誰知,當再次接觸病人時,就看見自己在聆聽及互動對談方面仍是不足。後來有段時間,我每次走近病房時,內心反而感到有點擔心和焦慮;於是我鼓起勇氣,每次進入病房前都好好祈禱,放下自己的負面思維,求主帶領我遇見祂要我去接觸的病人,學習用心聆聽病人的心聲,關懷他們。就這樣,有一次進入病房後,看見一位伯伯坐在床上,有少許倦容,但他對我微笑,心想他是否誤會我是醫生,來解釋檢驗報告呢?無論如何,我感到病人的微笑是表示他希望與我交談的,於是我主動走向他並關心他。過程中,當我用心聆聽他的病情及困難時,伯伯就像找到一位知己般不斷向我傾吐心事,令我感受到他肉身的病痛不及內心的愁苦。伯伯面對自己的病痛之餘,晚年也要照顧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和女兒,可以說是心力交瘁。這一下子,他把內心的愁苦釋放出來,更在我面前流下男兒淚,最後他也願意與我一起祈禱交託主。在整個牧養關懷過程中,我沒有急於回答病人,只作專注聆聽及一點適時的回應,神就使用我的服侍去安慰這位伯伯,使他釋懷。感謝主!這讓我經歷到在關懷別人時,不需要憂慮怎樣回應,只要我真誠聆聽,神就會奇妙地使用我成為別人的祝福!

這次半單元學習對於我個人成長最大的發現,就是需要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及放下負面的思維,不要焦慮太多、顧慮太多。即使面對著不能預計的處境,也不需要過多憂慮怎樣回應,只要自己保持真誠、用心聆聽,放手讓主引導,便有機會進入別人的生命故事裡,成為同行者,讓別人從自己身上,看見那位真正關愛世人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