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見

編‧見

 盧惠銓 

九月初舉辦的院牧服務35周年慶典活動「天使@凡間」醫護心靈健康分享會,專題講員是余德淳博士。曾看過他寫的一段文字,值得彼此鼓勵:「不需要疑惑未出現的原因,因為疑惑耗盡身心力量,只使人軟弱。神不是虐待等候者,只是訓練等候者把自己的心情由急躁變為平靜,從此建立靈性,在人際關係不再血氣衝動,不再操控別人也孤立自己。忍耐的經驗是教不到的,你要去經歷。」

醫院可說是操練忍耐與面對疑惑的高等學府。打從求診人士進到醫院開始,總希望自己及早得診治,然而客觀事實就是每天的求診量都十分龐大,醫護人員必須按病情緩急進行分流。過去半年,我自己曾試過半夜前往醫院急症室求診;也試過大清早陪著家人坐救護車往急症室,伺候在旁等到當天黃昏仍未能安排轉上病房。

親身的經驗讓我更深刻體會現時公營醫院裡的服務需求與人手緊絀情況。當遇上疼痛難耐、復原需時的病患處境,多等一刻也嫌太久。這並非醫護人員不想幫忙,而是他們可幫的忙也作過了。從旁看著醫護人員忙過不停、來去匆匆,心想他們豈不也是等候多時,指望人手紓緩的政策措施盡快見效,可是現實裡卻像遙遙無期,也許政府與管理層可幫的忙同樣也作過了。

除了等候,病患處境另一大考驗是面對疑惑。病者會疑惑:「我有得救嗎?」、「治療方案對我有幫助嗎?」、「我將來會怎樣?」醫護人員會疑惑:「明天會更好嗎?」、「增加大學學額對我們有幫助嗎?」、「我的初心還可以支撐多久?」再加上環境因素,例如近期的社會動盪還要維持多久?可會轉好?今年的冬季流感情況會有多嚴峻?還有……

要在充滿疑惑的處境光著等,實在難受,怪不得人會容易變得急躁、衝動、操控、封閉,久而久之耗盡心力,感到疲乏軟弱。病者如是、家屬如是;醫護也如是。心靈健康分享會那天,出席者大部分是現職醫護,也有少部分在不同環境從事與醫療相關服侍的同道。除了有余Sir的勵志信息,還有其他嘉賓真摯感人的分享,整整三個小時的聚會,笑中有淚,淚中有笑。深感這是上帝適時的供應,幫助我們經歷「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院牧就是蒙召進入醫院這牧場的牧者,以上帝的關愛與福音,與那些心緒不寧、心力交瘁、心灰意冷的等候者同行,幫助他們避免被眼前的疑惑所吞噬,叫軟弱的心靈振作起來。誠然院牧服務的路有時也同樣充滿疑惑、等候。但願我們緊記:「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