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與生命的更新之旅

事奉與生命的更新之旅

曹銘恩院牧 院牧聯會2023年春季在職院牧課程

能夠在疫情中完成CPE的學習,實在是百感交雜。畢竟在這三年疫情期間,由初期院牧不能進入病房探訪,及至能夠在「必須性心靈關顧服務」(Essential Spiritual Service)指引下進行探訪,當中對院牧的牧養、自我的身分認同和召命帶來不少衝擊與挑戰。不知不覺在這三年間,我以「有危便有機」的信念下服侍,只是尚未有足夠空間作出較有深度的整理。

回想起CPE面試,督導直接地問及個人學習目標。當我表達對每個學習目標的初步想法時,督導借助提問讓我深思學習目標的最終期望,是為了「技巧」,還是「生命成長」?細想之下我得到一個重要的信息 ─ 整個CPE的學習是為著牧者的生命成長而設,以至健康地持續牧養關顧的服侍。

整個課程對我的信仰帶來更有深度的整合,特別在苦難這個課題上,在醫院的場景是經常遇到的,特別是不少信徒會發出類似的疑問。例如「苦難是出於神的試煉嗎?」「苦難中我感到被神離棄!」故此我其中一個學習目標,就是「以牧養角度去了解苦難」。期間我從古倫神父《從苦難中的盼望》得到啟發。首先,受苦必定衝擊我們以往對上帝的印象,也衝擊著自己與神的關係以及我們對神的信心。在舊約中,詩人將他們的傷痛、抱怨甚至憤怒,以禱告的方式向神作出真誠的表達,把真實的自己呈現於神的面前。而當詩人在禱告中體會神並沒有遺棄他們的時候,其靈魂的深處就會產生一些微妙的轉變,從中亦會看到上帝怎樣幫助我們起來面對各樣的苦況。對我而言,牧者如何承載苦難者的感受及想法,是重要的起始。一方面我們帶著一份深度的同理心、共鳴和接納,使其孤獨、恐懼與焦慮等感受得被聽見;繼而牧者成為一個「同行者」,引導他們不要只停留在自己的痛苦裡,而是看見上主怎樣與我們同在,嘗試認出苦難正是一個「神同在」的記號,這是個重要的向度。牧者在苦難中的牧養必須情理兼備,包括感同身受與引導他們看見上主的同在。

今次的學習對自我認識有更多更深的整理。畢竟自己的人生已走過漫長的歲月,當中的經歷不斷塑造自己的行事為人,以至牧養觀念。記得有專題講員提及我們的行事為人某程度是反映自己內裡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又會正面及負面地影響著我們。重點是我們有沒有找出自身價值觀的源由,並反思這些價值觀的產生如何影響著我們。我一直深受父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想法影響,因而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管理較為嚴謹,不容讓自己有怠慢的心態,並對別人的包容性也較大,就算別人對我不友善,我也視之為吃苦的操練—吃得苦才能令生命得到操練。
但另一方面,也令我在與別人的相處上較難作出正面和直接的表達。以往的我大多數會忍氣吞聲,「硬生生」地把苦吃到肚裡。但這些苦原來是可以避免的,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忍氣吞聲,對彼此的關係可能反而會帶來不良效果。這個覺悟令我明白到每種價值觀猶如「一銀兩面」,若然沒有經過較深的整理,看似正面的果效也會包含著負面的可能,更甚者或許會不斷衍生更壞的情況,這讓我往後的行事為人變得更為敏銳,會先深思熟慮,然後作出更恰當的處理。

這個單元的學習經驗對自己的事奉有著正面與積極的影響。自己作為牧者,以往好像是不住地去為別人付出,總是為別人的生命多走一步,卻沒有留下空間給自己,以致身心靈越來越乏力,對牧養之事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今次CPE讓我深深體會到「牧者不要只顧別人的事,也要顧自己的命」。這樣,牧者的牧養才得以保持及延續。CPE的學習不只是「學習」這麼簡單,同時也讓督導及同儕聆聽自己的內心,從而得到適時的餵養並加添力量。雖然整個課程只為時十三個星期,但能夠與督導及同儕的生命互相交織與共鳴,我會形容為這已不單是「學習」,更是「事奉與生命的更新之旅」。對於牧者的事奉意義尤其重大。牧者對自我的認識、牧養理念的更新及重整,對往後繼續以健康的心態去事奉,可謂至關重要。

課程臨到完結時,感受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相較於上次修讀時,剛從神學院畢業,而今次以全職院牧身分,體力及心力的消耗頗大,然而過程中與同儕間有著不少難忘的片段及美好時光,彼此有笑有淚,同悲同喜,確實是難能可貴的體驗。這刻我已經期待著下一趟的「生命之旅」,盼望到時再次遇上「你與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