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慈聲】,篇幅增多了八頁,主要是為了報導兩項牧關教育活動。適切的持續學習確實對教會牧者與院牧十分重要,也是院牧聯會近年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可是,怎樣的在職進修才算奏效,學以致用?
時下許多專業團體均會為成員設定每年的持續進修要求。以院牧聯會的專業發展海外顧問「美國專業院牧人員協會」(APC)為例,要求檢證院牧每年必須完成50小時持續進修,並須呈交記錄存檔,進修項目可包括參與講座及研討會、寫作及出版、主領訓練及教育、尋求專業諮商、自修學習,以及近年新增必須適量參與的臨床研究活動等等。設定量化時數與多樣進修類別的要求是重要的,但沒有完整的制度可保證參與者的進修質素。只是簽到、出席及拿取證書並不困難,反而獲益多少則是另一會事。說到底,作為專業人士理應是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持續進修的特色之一,就是參與者已是在職執業並已具備一定經驗,也就是要求參與者在已有的基礎及經驗之上繼續尋求進步。這種實踐、反省、再實踐的學習過程,會經過五個不可或缺的步驟,分別是:Inform接收資訊―汲取最新相關知識,擴闊視野;Conform認同效法―採納認為正確及可取的資訊與經驗;Reform尋求改革―得著啟迪冀望改變既有模式;Transform心意更新―更著重內在核心價值的轉化;以及Perform付諸行動―把內化改變透過外觀行為展現出來。這個成長歷程,並非單靠參與活動便會出現,乃要經過認真思考、知所取捨、敢於嘗試及檢視果效方能成事。
前輩經常提醒新一代:求學不是求分數。對應專業人士的持續進修來說,則是求學不是求時數。一個良好的持續進修制度,理應最終可以幫助該專業團體提升整體表現,並可在其臨床實務裡表現出來。面對醫療服務多元化的發展並服務使用者越來越高的期望,前線院牧的臨床牧養表現,以及病友、家屬、醫護人員、義工及教會等服務對象的見證與迴響,仍是向醫療團隊及社會各界推廣院牧服務的最有力的薦信。
然而,院牧的個人及專業質素與服務對象被牧養的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古語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不可以天真的認為未來的醫療發展,對院牧服務必定是順水推舟。有一天,也許實況倒是逆水行舟。因此,院牧團隊一起持續進步十分重要,關鍵不在於時數,更是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