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振璋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2013年秋季CPE學員
Ready?Go! Grow!
2013年是我牧職事奉的第一個10年,教會批准我的安息年申請,我便報讀那打素醫院的臨床牧關教育課程。初到那打素,不論環境、人事、制度都需要適應,但藉著曾經修讀過第一單元的經驗,我很快投入學習的節奏。雖然如此,但11星期的課程卻像坐上過山車般,經歷初段緩慢上斜,接著是上落轉彎、又驚又喜的剌激歷程。
我的「牧區」(實習病房)是骨科及內科,這裡有不少要留院幾星期的院友,理論上我與他們可以有較多機會接觸,建立較深入的關係;然而,實際上卻不是那麼容易。有一次探望一位患糖尿病院友,他剛接受了截肢手術。我試試關心他,但換來的是冷漠的拒絕。作為牧者多年,我當然知道「好心」未必會有「好報」,但那一刻的感受實在是對自我形象的考驗!離開病房之後,我坐下反思,心裏湧現了一些似曾相識的圖畫。原來經歷多年的事奉,心中封存了一些酸溜溜的感受,被冷待、誤會、拒絕…。一直以來自己都沒有好好檢視和處理,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我認真地與自己對談,給予自己肯定、鼓勵和禱告,心中漸漸感到一份安寧、輕省。
調節期望,耐性等候
之後,我決心堅持去關心這位院友,但心態有所改變,就是按他的需要而作出關心,而不是按自己的期望。如此探望了幾次之後,在某天下午,我如常向他問候,他竟然願意與我交談,感觸地表示病患使他失去工作能力、社交機會、生存意義,這次手術更令他擔心剩餘的活動能力都會被奪去!他更表示院牧過去多次的關心和代禱,令他感動流淚。他這番話提醒我,耐性等候是對病者的基本尊重,病人的心情會因為留院時間的長短、病情的進展而有所變化,硬要他們按我們的期望接受關懷,實在強人所難呢!這經驗給我很大的提醒。
課程中常常提及「行動/反省/再行動」,記得某天在我書寫「反省周記」時,想到大部份訪談都只能蜻蜓點水似的,苦思有何值得反省之處,此時反問自己:「成功的訪談應如何定義?又應由誰判斷?」腦海就出現了幾張流淚的面孔。一位20歲出頭懷孕多個月的準媽媽,因男友冷漠而自殺不遂入院;一位因為家鄉的丈夫帶著多年的積蓄失踪,飲殺蟲水自殺獲救的菲傭;一位基督徒姊妹在ICU房門外,為昏迷丈夫迫切禱告…她們的眼淚好像回答我的疑問。
我體會病患牧關的首要任務是回應對象的心靈需要,一切的理論、技巧都是為了使對方得著所需的關顧。成效如何?不是由我判斷。在他們的眼淚裡,我感受到同感、同在、同祈求的重要,這就是對每一位受助者最實惠、到位的關顧。
苦中尋義,坦誠相對
除了常規課堂討論和病室實習之外,很珍惜多次的「牧關專題」講座,而當中「生死教育」、「長者的心靈關顧與牧養」及「從神學角度看苦難」特別深刻,因這幾個講座拼湊成人生的縮影。「苦」有否終極的意義?資深的講者引導我窺看苦難的意義,剌激我對回應人生的苦難,在知識、情感、經驗上作更多的探求。為此我調校自己的「學習目標」,把握撰寫「反省周記」、「期末評估」的機會在這課題上作更深層的反思。因這不單是學習上的需要,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據!
學習小組有五位同儕,我們帶著不同的身份、性格、人生歷煉、信仰理念,透過小組學習機會,彼此交流切磋。過程中針鋒相對、磨擦碰撞在所難免,處身人際張力之間,開始時顯得不太習慣,要坦誠表達自己的立場更感為難。同儕留意到我的反應,就給我提醒。在個別督導時間,督導發現我隨和性格的背後,有一份懼怕衝突的心態,往往選擇退一步靜觀其變。但面對核心價值及個人信念的立場時,卻常常又進退失據。
在人際互動關係裡,又要學習一些我不習慣面對,但又有意義的相處方式,如對質、批判、挑戰等,這可令彼此關係進深、擴闊知識領域,這對於個人成長和牧職事奉都十分重要。
期待再有11個星期
感恩在小組互動過程中,有機會將反省付諸實踐,很感激督導和同儕的真誠、坦白,讓我在安全的氣氛下學習,而我也很珍惜大家的情誼。很快安息年已過了一半,回顧過去的CPE學習,發覺天父實在給我豐富的恩典,實在期望重回工場之前,可以再回到醫院「補課」,再坐上過山車,開始另一段剌激的成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