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復康的未來—社區支援和公眾教育

精神復康的未來—社區支援和公眾教育

專訪:盧德臨醫生

盧德臨醫生簡歷:

  • 83 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
  • 曾於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科教學醫院進修
  • 93年成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 94年出任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
  • 09年獲頒授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 12年獲委任為香港葵涌醫院行政總監及九龍西醫院聯網服務總監(精神健康)
  •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家庭醫學系榮譽副教授,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及香港心理衛生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 近年至力發展精神科社區支援服務並推動葵涌醫院重建計劃,近期學術研究包括新一代精神科藥物調研,精神健康復原及自殺群組的社區支援等

□:盧德臨醫生  ■:盧惠銓牧師  整理:梁婉琴

■ 盧醫生,你曾經負責管理成人精神科、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會診、以至老齡精神科, 可說是精神科的通才了。對於現時葵涌醫院,你認為哪一方面相對上做得比較好,而哪一方面的需要相對較大?

□ 葵涌醫院是香港兩間精神科醫院的其中一間,現時病床有920張,同時設有5間診所,臨床服務覆蓋6個區域,包括葵涌、青衣、荃灣、東涌、旺角及深水埗,覆蓋200萬人。換句話說,全港有四份一的精神科服務都是由葵涌醫院提供的。     

近年發展得較快的是社區精神科服務,其中較成功的是個案復康支援計劃。簡單來說,我們運用政府的撥款,在各區設立一支由精神科護士和職業治療師組成的外展隊,支援較嚴重的精神病患者,幫助他們重投社區。復康支援計劃有3個目標:一是協助精神病患者能有較長的時間在社區生活;其次是減少再次入院的機會;三是減低病患覆發率。計劃收到相當的成效,服務區域中的自殺率亦相繼下降。除了成年人,我們最近也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投放資源,改善輪候時間,務求給予患者適時的診斷和治療。整體來說,現階段葵涌醫院各個專科服務的發展也是相當平均。

■ 在公佈你升任葵涌醫院行政總監時,醫管局的新聞稿指你曾主力推動葵涌醫院的臨床服務計劃,有助醫管局精神科服務邁向現代化。上任至今這方面有甚麼發展?

□ 醫管局於2010年推出「成人精神健康服務計劃」,剛才提到的社區復康支援正是其中一項。除了使病人重投社區,減少長期留院,下一步就是把住院設施進行現代化。去年政府已承諾撥款80億元,將葵涌醫院重建成為一個全新設施,以現代化的精神科治療和護理概念讓醫院在硬件上能貼近國際水準,而軟件上又能有相應的社區支援配套。整個原址重建計劃將分3個階段進行,預計歷時8年,可望於2023年完成。

■ 對離院病人的跟進支援,以至社區教育你都十分關注,更開展多項創新服務,務求消除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標籤。推展這些服務,你有甚麼的策略和期望?由上任到現在又有哪些成績?

□ 處理精神科病人最困難的地方主要有3方面:一是他們很少會主動求診,因為家人多數難以啟齒,又或病者病悉感較弱;二是服藥習慣未必能夠鞏固,病情容易反覆,較難重新適應社區生活;三是社會人士對他們的接受程度參差。因此,我們所提供的服務都是針對這些需要。透過早期介入服務,我們成功地幫助精神病患者及早尋求診治,特別是初發精神病患者;其次,醫院、社署及政府機構都在工作、住宿、社交等方面支援離院病人,並協助他們培養良好的服藥習慣。

至於精神健康教育方面,我們在過去10年也有較多創意和突破,包括透過話劇讓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的心路歷程有更多共鳴和接納,而不單單是頭腦上對精神病的認知。其次,我們曾派遣護士到澳洲,學習一系列精神健康急救訓練,培訓照顧者和家屬並醫院義工,讓他們能更適切地幫助精神病患者。此外,近年又透過商界慈善基金,至今協助了70間中學成立學會,教育青少年正確地認識和接觸精神病患者。以上種種的創新模式都有助拉近公眾與精神病患者的社交距離。總的來說,精神復康服務的挑戰,未來仍然離不開社區支援和公眾教育。

■ 對於精神科需要走向現代化管理和創新的教育模式,相信也是大勢所趨。但凡創新思維或變革都必然遇上阻力。作為推動者,你在過程中遇到甚麼困難,又如何把它克服?

□ 其實每一個界別都需要不斷突破和求進,醫療界也不例外。一直以來,精神病患者都在某程度上被「標籤」,因此教育公眾十分需要,即使是醫護團隊也得突破固有的框框,才能在服務上不斷求進。我體會同事在前線崗位上工作時間長了,容易變得墨守成規。所以更需要鼓勵和幫助同事,讓他們經驗改變是可能的;我們也見到不少成功的例子,特別近年透過不同的渠道,如話劇、與病患者家屬溝通,某程度也擴濶和改變了同事的觀念,實在值得鼓舞。

■ 盧醫生,你是香港心理衞生會主席,相信你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注不僅在院內,更是在社區之中。可否和我們分享你在醫院以外服務的體會?

□ 精神病人離院後實在需要社區多方面的支援,過往社福界的資源多數集中於社會和家庭服務,而較少人才和資源投放在精神復康之上。當年加入心理衛生會,就是希望能凝聚更多關注精神科的專才,透過他們的經驗和專業提供更持續和有效的社區支援。香港心理衞生會今年剛好成立60年,可算是一個先導者,如同類型的精神復康服務機構已有十多個,實在也是可喜的現象。在未來的日子,心理衞生會除了支援離院病人,對提倡整個社會的精神健康仍有他的使命和角色。

■ 今年是院牧服務踏入公立醫院的30周年,盧醫生可否給我們提醒和策勉,以致院牧和義工的服務和培訓,可以更配合醫院的需要?

□ 首先我非常欣賞來到醫院服務的不同義工群體,不論是否有信仰背景,他們都是帶著使命和愛心來服務病人。多年來基督教院牧服務在醫院默默耕耘,不但關心病人,更透過院內醫護團契與基督徒同事連繫起來。我個人十分認同和支持院牧事工由當區的教會承擔,並且鼓勵教會為會友提供探病訓練,特別是對精神或情緒病患者的認識,從而有更多的接納和關心。至於培訓方面,醫院也可以提供更多適切的資源,例如近年復康的趨勢。這些都可以作參考和訓練的工具。若院牧服侍能做得更好,一定會有更多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