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華熱鬧的中環往西南走,穿過薄扶林陡斜山徑,墳場和醫院會讓每一個經過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當香港仔隧道沒有通車日子,這南端的屋村──華富村,目極之處是一片汪洋,使人有一種伶仃孤懸的感覺。
宣道會華基堂選址這裏,是因為要牧養這裏被山海隔離的一群。一九六九年,隨著華富村開始,華基堂就秉承了宣道會開荒、火熱、吃苦的傳統,在港島南區立起救恩燈台。致力佈道、栽培、社會關懷,使教會人數不斷增力。到了八十年代,年幼的都已長成,教會的光和熱也傳得更遠了。
雖然一直都有購堂、建堂的夢想,也知道一旦落實要付上沉重的財政負擔,但華基堂卻一直不減少對福音事工的支持。由神學教育到中國事工,由宣教到院牧服務,教會每年都樂意投入人力物力。因為不單相信施比受更為有福,也經歷了耕播的歡愉和收成的喜樂。
八十年代初,已開始組織弟兄姊妹到瑪麗醫院佈道。八四年葛亮洪醫院籌備成立院牧事工委員會時,更聯合南區的教會傾力投入。直到今日教會不單在行政上派出牧師和代表支持港島西南區院牧事工,更在經濟、人手上,作實質的承擔。「教會在今年對院牧服務的奉獻預算是十三萬,如果有需要還會為此而呼籲和增加。我們已經把院牧事工內化為教會事工的一部份,是人人參與,個個有份的。」當華基堂的湯頌年牧師講及教會對院牧事工的時候,語氣和態度都叫人感到「肉緊」。
「在行政上我們會安排各個級別的團契,無論是成年團、青年團、婦女團,他們都會有機會到醫院中參與床邊佈道、或是節期活動、或是協助寄發郵件等等。」「雖然在行政上作出安排並不表示一定能達到預期理想,但好處是叫弟兄姊妹有一定的參與,這樣他們才會把醫院事工看為份內事。」當談到怎樣維持這個「異象」不致淡化的時候,湯牧師指出「其實如今可以參與的事工多了,中國事工就是其一,事實上華基堂在這方面亦十分著重,弟兄姊妹把焦點轉向過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會放輕對醫院的支持,所以要不時更新、教導、鼓勵。行政上的安排和異象傳遞,兩者要相輔相乘才能有效推動關心。因為當人人都親自看見醫院的需要,明白這個事工的意義,教會要撥出資源、人力、也不會受到反對。」這一點實在說明了為甚麼華基堂的燈可以長亮不熄。
雖然華基堂一直發展,但也一直面對經濟的壓力。九七年遷入新堂,教會要負擔千萬元的還款壓力,如今又要再籌募五百多萬購買隔鄰的地方作發展之用。但教會卻不因此減少對「外」的支持,仍然如往常一樣。因為教會實在經歷了「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們懷裏」(太六:三十八)的應許。「教會將資源放在醫院,不是消費,是投資。當下雨的時候,你送一把傘給他,他必會感激你。在人病的時候關心他,在他喪失親人時幫助他,那才『煞食』!」湯牧師用直接又傳神的話道出了箇中的精萃。
「教會要看到她有一種不可取代的角色,傳道人、牧師有不可取代的位置。」接下來湯牧師講了一個實在的例子:在一個年初三的早上,正在出門就收到醫院來電,表示有一位男子,妻子剛剛去世,因為悲愴不已,抱屍而哭,久久不放。醫生護士都苦無方法,他又甚麼人都不要見,只嚷著只見牧師││因為他的太太在臨終前信了主。所以醫院就急急聯絡他。當他趕到醫院,單獨地面對這個悲痛的男人,一點一點的撫平他激動的情感,然後再協助他辦理後事。用事實和經歷去讓人明白,永遠是最有說服力的。「因為我們去探病,或是協助他們度過喪親哀傷而參加教會的,保守的計算也有數十人之多,整個家庭歸主的也不少。教會把握著幫助喪親的家庭,是行了憐憫,同時也是最有效的傳福音。」湯牧師說,每當有人求助,教會都樂意提供「一條龍」的服務,由探病到安息禮拜、家訪佈道、邀請參加教會合適聚會、安排同工及弟兄姊妹照顧。「至於那些因為受過幫助和關心而信主的,又會成為日後醫院關懷的精兵。」
偏遠的港島南區,華基堂的燈光不單照在近處,也照在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