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合作  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跨專業合作 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專訪: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鄧耀鏗醫生

鄧耀鏗醫生簡歷:

鄧耀鏗醫生是現任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及屯門醫院行政總監。在擔任此職位前,他曾出任屯門醫院副醫院行政總監,並同時擔任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及天水圍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他一直輔助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推行多項主要工作,包括制定聯網臨床服務計劃,領導屯門醫院手術室大樓的擴建工程,及開展天水圍醫院的急症服務等。鄧醫生並多次擔任新界西醫院聯網冬季高峰期工作小組主席,致力統籌不同部門的協作。而作為急症科專科醫生,鄧醫生在二○一一至一五年擔任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主席,促進急症科專業意見的交流,提升急症專科服務的質素及標準。

鄧醫生在出任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前,曾借調至醫管局總辦事處出任代理質素及安全總監六個月,負責領導該部門推行不同工作項目及計劃。

□:盧惠銓牧師  ■:鄧耀鏗醫生 整理:余靄明

□:從醫是否鄧醫生自小的志願?為何選擇急症科?

■:我的舅父是外科醫生,因此自小已對醫科有興趣,中學時選讀理科,更有機會去過醫院。有人以為外科醫生很容易透過做手術賺錢,但舅父不是這樣,他行醫講求用心、愛心,希望幫助貧苦大眾,甚至有時不收分毫,這信念給我帶來正面的影響。最後我順利入讀醫科,畢業後為了擴闊眼界,於是選擇急症科成為我的專科,因為充滿挑戰,一方面考驗醫生的臨床判斷,但能夠即時幫助病人卻是很有滿足感的。

□:在多年行醫經驗中,有哪些深刻的個案和體會?你會如何定義及實踐「以病人為本」?

■:最難忘一定是2003年沙士。我本身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工作,在沙士期間亦有在威爾斯醫院急症室工作,當時身處的醫院有醫護人員受感染甚至離世,所以既擔心醫護同事的情況,亦因大家對病症未能完全掌握而擔憂。然而,我為當時的醫護團隊引以為傲,欣賞同事堅守工作崗位、沒有退縮,仍然以病人為本,繼續努力醫治及照顧病人。後來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的急症室因沙士影響而要暫時關閉,各急症室的同事被調派到其他醫院工作,大家都欣然接受,我也回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協助經歷沙士康復後的同事的覆診工作。

□:除了前線工作經驗,你曾擔任多項醫療計劃及服務的統籌與領導工作,如何從前線走到規劃、發展的層面?從中又有何體會和啟迪?

■:實在要感謝以前的聯網總監和行政總監的提攜,讓我有機會參與醫療的規劃、發展及管理工作,我也看見這方面的重要,因此願意承擔。當中也有掙扎,因為醫生大多數希望在前線接觸病人。後來我嘗試從另一角度看:規劃的出發點除了考慮醫護人員,更以適切病人的需要為先,因此從事醫療行政工作實情是轉換了不同崗位服務市民。另一個掙扎就是適應節奏。作為急症科醫生,我習慣急速的節奏,但從事規劃、資源調配的工作,卻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按部就班,適時與醫院及總辦事處的同事一起商議。

□:鄧醫生曾借調至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出任代理質素及安全總監六個月,今年4月重返屯門醫院並出任新界西醫院聯網行政總監,這次借調的體會對你前線的工作有何啟發?如何看推動醫療服務的「質素」與「安全」?

■:前線工作需較急速處理,在總辦事處則是結合七個醫院聯網整體來看,要與不同決策局及部門溝通和商議。經過這六個月在總辦事處工作後,回到前線會令我較容易理解總部的決定。對於推動服務的「質素」與「安全」,新界西醫院聯網是一個很龐大的團隊,實在需要各方面的合作。我們的醫護團隊一直都盡心盡力工作,努力提供一個舒適及安全的環境讓病人接受治療。不過,工作難免會出現不能預計的狀況,所以我們經常透過不同渠道提醒同事安心與放心,鼓勵他們遇上難題及狀況,盡早通知我們,一起尋找對策。而醫院要暢順運作,維持服務質素及保障病人安全,除了醫護人員外,其他非醫療職系的同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在新界西醫院聯網工作多年,你認為這聯網有何獨特文化?你對聯網內的發展有何展望?

■:這聯網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及跨專業的溝通。即使工作繁重,各同事均不辭勞苦地工作,而不少同事亦願意積極進行科研。對於聯網內的發展,首先是去年新設的天水圍醫院,期望能夠盡快全面提供住院服務。另外,根據今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內容,醫院管理局將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在新界西聯網興建、重建和擴建醫院,並同時預計於2024年在屯門發展社區健康中心,提供普通科門診、專職醫療及家庭專科服務,可增加普通科門診的診症名額。人力資源方面,除了受惠於醫科生學額的增加,我們也會重聘退休及招聘兼職醫護人員增加人手。我們銳意提供良好的環境及培訓,鼓勵進行科研,讓同事願意留任。

□:基督教院牧服務在新界西醫院服務已有多年,十分感謝醫院對此多年來的支持與肯定。鄧醫生如何看「心靈關顧」?對於院牧的角色並如何能與醫療團隊有更好的配合,可否也給我們一點意見?

■:個人認為,院牧服務是醫院服務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同職系的同事在醫療服務中擔當不同角色,院牧就是提供心靈支援的人員,例如病人及其家屬面對病患、生離死別時需要情緒支援,院牧會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或陪伴家屬面對至親的離開,在此十分感激院牧們的幫忙。我們視院牧為團隊的一分子,也積極考慮如何安排院牧與不同醫療團隊融合提供服務,例如癌症病人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其實也需要適切的心靈關顧和情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