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有了召命,又要加上自知;有了自知,又要加上自省;有了自省,又要懂得自顧;學會自顧,還要操練與人同工,因為透過與人同工,牧者往往更能具體與客觀地辨識自己的召命、恩賜、核心價值及事奉方向。參與全職事奉超過四分一世紀,早已看懂牧者的人事轉變乃「日光之下無新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轉變背後的意義與啟迪。
牧者的轉職,有的雖十分不捨,卻滿載眾人的祝福;有的雖表達得體,內裡卻是黯然。牧者轉換事奉崗位與方向,可視作平常,並無不是之處,而事實上許多牧者在不同的生命及事奉階段,都曾經歷這些轉變。只是每次轉變,能否經一事、長一智,使自己的所是與所為配得更美(better match),倒不是理所當然。這正與牧者的自知與自省關係密切。
二十世紀美國一位著名的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先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形形種種的社會改革。他在大戰期間寫下的「寧謐的禱告」(Serenity Prayer),到如今仍被廣泛援引:「神啊!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我勇氣,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賜我智慧,能辨明這兩者的差異。」有牧者認為要接受眼前的現實十分困難;也有牧者認為要鼓起勇氣改變自己很不容易;但更多牧者體悟到其實要清楚辨明兩者才是最具挑戰。
在現實生活裡,人與崗位總沒有完美的配搭(perfect match),只能渴望、辨識及盡力配得更美。一個更美的配搭,可以理解為有負擔及有能力去完成有需要的任務。負擔比喜歡或鍾愛更有熱情(passion),這種熱情雖可隨著人生經歷而改變,卻不是「三分鐘熱度」。若欠缺這熱情,縱使有能力去完成有需要的任務,都是勉強,並非由心而發;沒有「心」,事就不會做得好。可是,若牧者光說有負擔,卻欠缺能力完成有需要的任務,也不會有好結果,表現只會強差人意,人既不好受,事工也受虧損。然而,若牧者只是有能力,做自己喜歡卻不是有需要做的事,則只會為做而做,或是為滿足自己而做。
院牧事工的需要、院牧的熱情與能力,都會自然地隨著不同因素而改變。這些因素可以是院舍環境的變化、事工需求的變化、院牧身體狀態的變化,以及個人成長、自知、自省、能力與領受衍生的改變。所以,院牧團隊內出現人與事的轉變,不宜輕予判斷,倒要看轉變背後能否成就更美的配搭。同樣地,院牧同道轉換方向與崗位,冀盼也是邁向把自己的所是與所為配得更美。
說到底,要辨識有需要的任務並不困難,但要找到有負擔且有能力的同工,往往才最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