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19歲時遇上的車禍,我由一個學校籃球隊隊長變成了下身癱瘓的傷健人士。也許你會因這個轉變而替我感到可惜,可是我不認為坐輪椅是個障礙,我反而視這轉變是上主給我的一個機會,讓我在這看似「不可能」的生命中,靠著祂而創造更多的「可能」。誠言,在學習、工作及教會的生活上仍然遇到不便,但我感恩依然能坐著這張輪椅,透過信仰燃燒生命去綻放一分光;因此,我決定要做一個傳道人。
雖然輪椅帶給我很多的不方便,卻使我更容易受到別人的讚賞和憐憫,在許多情況下,只要我努力的堅持做好本分,就會得到別人所得不到的讚賞及對待。記得一次隨隊到監獄佈道,別的人想找囚友談話,卻不知如何入手,但一張輪椅卻使我和囚友間的鴻溝填平。他們對我接納,甚至欣賞,是因為他們覺得我坐輪椅慘過他們坐監,而我卻長途跋涉的來探他們,令他們十分感動。因此,我不知自己是故意還是無意,意識上總是要求自己要做到比平常人更好,甚至使坐輪椅的弱勢轉化為優勢。
記得在讀神學的第二個暑期中,我有幸被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臨床牧關教育訓練中心取錄為臨床牧關教育(CPE)的學員。當時我還滿以為自己必定能勝任與病人溝通的部分,因為我除了以往曾在醫院擔當義工外,自己更是「過來人」,所以我相信自己比其他的同學更有「優勢」,殊不知我的輪椅竟使我成為「弱勢」。
在剛開始CPE的頭一個星期,我嘗試去日間復康病房,希望找到一些與我情況相若的病人,心想不單可以關心他們,還能夠將我坐輪椅13年的經歷與他們分享(後來才知道關懷探訪不應多講自己的故事)。我在病房看了又看,終於決定找一位坐輪椅的婆婆傾談。當我走近,泊好輪椅後,我便對婆婆說:「早晨,婆婆妳好。我是醫院的院牧,妳今天心情如何?」怎料,婆婆依然雙眼直望,對我的問候毫無反應。我懷疑婆婆可能聽力衰退,於是我提高聲線重覆那問候語,但婆婆仍然沒有反應。
我開始懷疑婆婆可能已經失去聽覺,為了求證,我走入辦公室向護士問過究竟,護士們卻告訴我婆婆聽覺不單沒有問題,有時更會開朗的與醫護人員談笑風生。那麼,是我的問題嗎?我再次走近婆婆,不理她的「無反應」,看著她說出我坐輪椅的故事。怎料婆婆今次有反應了,她怒罵我不要再說與輪椅有關的事情,更表示不想與我傾談,隨即便叫醫護人員協助她「駛離現場」。當時我感到既傷心又自憐,不知為何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但當撰寫逐字報告及反省時頓悟過來,原來婆婆剛坐輪椅不久,心裏還未接受到這事實,所以當我分享坐輪椅的心得時,情緒就波動起來。
這一次的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原來我以為優勢的,若果不用在適當地方,就會變成弱勢。其實強與弱,根本沒有一個規定,如果有恰當的場合和機會,弱的也可以是強的;但若不恰當,強的也會是弱。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如果不是在醫院實習,也許還不會發現,因為醫院的實習,非常強調反省和自我成長。我相信這個道理,不單是我這個坐輪椅的人要學會的,而是每一個人也應當學會。
神學畢業在即,相信幫助到日後牧職生涯的,不只是這三年的學習,這一趟在醫院學習中所領受的,必也同樣受用,能勉勵自己要謙卑自省,看準擁有的恩賜,為主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