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牧關是最好的牧職操練

醫院牧關是最好的牧職操練

 林奕龍、畢林麗玲  採寫:思澄 
今期的主題是「醫院牧關對牧職的幫助」,我們邀請了神學生、院牧及負責督導實習的兩位主任院牧分享箇中體會,以下是基督教靈實醫院的主任院牧林奕龍牧師和仁濟醫院的主任院牧畢林麗玲師母,分享他們在醫院督導實習神學生的體會。

早年位於偏遠荒郊的靈實醫院,如今因著將軍澳的發展,已融入為市區了。靈實除了有一間基督教的公營醫院,亦設有公營及私營的護養院,合共有800多張床位。由於靈實是一間專科及復康性質的醫院,所以醫院牧關的需要亦特別大,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裏亦特別適合醫院牧關的進行。因為病人及院友住院的時間相對較長,可有較多的時間作深入的關顧。

作為靈實醫院的主任院牧,同時亦是伯特利神學院臨床牧關教育(CPE)課程的副督導林奕龍牧師表示,靈實在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和伯特利神學院合作舉辦CPE,因此醫院一直是神學生的實習場所。由於實習是CPE課程的必需要求,因此一半的時間會是授課及研討,一半是實習。

林牧師指出,按過去的經驗,初來的神學生上課時很用心學習,但一旦進入病房或長者院舍面對院友,往往會感到害怕和不知如何入手。「有一位同學,他原是一位工程師,雖然他有相當的工作經驗和知識,但一旦要如此接近院友,卻顯得束手無策。」原來社會的學歷和經歷,並不是成為牧者的必然條件。

為了使同學們有效的學習,林牧師指出除了上課之外,平均一星期還有一至兩次的實習,因此同學們可以充份的適應和調較自己。事實上,整個醫院牧關訓練,就是要同學們不斷的適應和成長。其中最明顯的,是容易顯得心急,說話聆聽不足,「同理心」也不夠。因此在訓練中必須有寫逐字報告一項,使同學們可以從中學習,並且回顧自己與病人溝通的每一個環節。一般同學對這部份都會感到有壓力,但經過了,他們都能夠從中得到成長,懂得怎樣以主耶穌的愛「臨在」關懷服侍院友。

談到成長,林牧師特別強調醫院牧關實習的目的,不單是要同學有所體驗,更是要同學們成長。作為督導,他認為自己最希望做的就是「幫助同學發揮他們可以發揮的,並且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

同學在實習期間,會被指定在某一個病間實習,幫助學員可以學得專。但另一方面,他們亦有機會參與不同的聚會,如病人的「喜樂佳音小組」,同學們亦經常會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他們甚至會參與院內的「安慰之聲」廣播,及學習如何關懷喪親的家屬,如怎樣主領安息禮拜及安慰親友。這些都有助他們對醫院的牧養工作瞭解得更全面。林牧師最大的期盼是可以幫助實習學員,成長成為「基督的使者」,充滿上帝的愛及憐憫,懂得怎樣去關懷人、服侍人,並預備救恩之路,將人帶到主那裏,滿足主心懷。

至於處身在城市另一端的仁濟醫院,雖然不是一間基督教醫院,這裏也沒有舉辦CPE課程,但這裏的主任院牧畢林麗玲師母,亦十分重視透過醫院實習幫助神學生成長,並培養他們的牧關能力。

畢師母坦言,由於自己對實習的要求相當高,所以如果她抽不出時間,就惟有「忍痛」放手。她說:「由於事工的發展,增加了同工,她要照顧和督導新同工,所以由05年至今,都沒有接受實習申請。」雖然今年亦有神學生表示很希望到仁濟實習,但她思量之後,最後亦只能請這位神學生到別間醫院實習。

由98年開始,99、00、02、04年,畢師母都有接受神學生的實習申請,但每次她最多只會接受兩位。她說:「因為我要給他們時間。」雖然畢師母不是CPE督導,這裏的實習亦不是CPE課程的一部份。但她仍然用了近似CPE訓練的模式,每一位實習的同學開始時會為他們編好一個進程,甚至會編排日程。亦會要求他們寫逐字報告,對個案作神學反省,探訪後要有檢討等。由於這一切都實在需時,所以每次她最多只能接受兩位。

「大多數的同學起初都會以為探病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到了他們真的落手落腳去做,馬上就知道其實並不簡單。原來在病房就連站立的位置、姿勢、口吻、用語都有要求,許多教會術語是不適用的,甚至連祈禱的禱文也有要求。曾經有一位同學初來實習,他探訪一位病人,病人向他訴說心事,他則一面聽,一面點頭回應說:『係、係、係!』意思是表示他正在聽,而且主動的回應這位病者,豈料,正當他係完又係之際,這位病者忽然發怒,向他說:『係係係,係乜野喎!你明咩!』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這位同學一時間手足無措。」

畢師母指出,從這個實例之中,可見到醫院牧關和一般牧養的不同。因為一般牧養的對象大都是相識的,彼此間亦會比較客氣。但醫院牧關的對象,大家都是素未謀面,而且不少病人因為疾病的原故,心情會變得不好,對陌生人更容易表露負面的情緒。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向探訪他們的院牧發脾氣,甚至用粗言穢語破口大罵(在他們的眼中,院牧和實習神學生、探訪義工,是沒有分別的)。雖然這樣的情況不是經常發生,但向來訪者表示拒絕、冷漠、不屑,則是要經常面對。所以初初進入醫院作牧關實習的,第一關已不容易挨過。

在醫院牧關實習中,同學除了有機會提升自己的牧養能力之外,重整個人生命亦是重要的一環。因為面對生、老、病、死,各種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際遇,實習的同學亦必然受到觸動。他們內在的喜惡、性格的強弱馬上就會呈現出來。所以醫院實習絕對不單是一種牧養技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個人的成長。在多次的督導院牧和神學生的經驗中,畢師母可以有充份的信心這樣說。

雖然04年之後,畢師母都沒有接受神學生申請,但她對醫院牧關是一個最好的牧職操練,卻是深信不疑。因此她現時正在構思,以同一樣的模式,但改變對像為現職的傳道牧者。如此,既可避免集中在暑期進行(過往的實習都是暑期中,以6至10週密集方式進行),並且為在職的傳道牧者提供醫院牧關實習的機會,這不但可以強化他們的牧養能力,也可以增強教會與院牧的合作。

她的構思是「用每週一節(半天),一年為期,設定一個學習的進程和模式,讓教會的傳道牧者參與,他們一方面是在學習,另一方面亦是參與醫院的牧關工作,這樣應當是一個雙贏的方案。」畢師母說到這個可能性時,表現出一份樂觀,但她亦同時表示,一切還得再仔細考慮,並要與同工和事委會好好商量才能決定,因為院牧室還需衡量實際的人手資源,並以病人的臨床牧關為優先。但是為了薪火相傳,把這份關懷延續下去,她亦用積極的態度考慮,使更多的神學生、傳道牧者有機會在醫院中進行牧職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