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經歷服侍其他生命 – 黃細妹

以生命的經歷服侍其他生命 – 黃細妹

 採寫:余靄明 

這是筆者第一次外出訪問院牧。匆匆趕到醫院的院牧部辦公室,黃院牧盡顯院牧主動關愛的特質,先安排地方安頓及端上一杯暖水,讓筆者可以稍事休息,然後再到訪問地點開始是次訪談。

從快樂童年到家人離世

年幼的黃院牧已有隨遇而安、平易近人的個性。作為孻女,上有兩兄三姊,她盡得父母及兄姊的寵愛,多數事情都不用作決定。兒時跟不少孩童一樣,充滿好奇心、個性佻皮。六歲那年一個難忘的暑假,她跟兄姊和鄰居到天台的欄杆玩耍時,因為貪玩,一個不慎跌在地上,右手手肘碎了骨。大家為了隱瞞母親,哥哥帶她回家躲在床上睡覺,休息不久,她實在太痛了,只好向母親「從實招來」,結果打了石膏三星期才康復。黃院牧回想童年至中學階段,一直都是自由快樂地成長。

信仰的種子亦早在兒時植根在黃院牧的生命裡。八、九歲時,她已經跟媽媽上教會,但對信仰印象不深。中學畢業後她就開始工作,曾從事文職、船務、電腦採購及銷售等。工作了兩至三年,當時其五十多歲的父親於工作期間突然暈倒猝死,對整個家庭帶來很大的打擊,令她感覺到生命無常,雖然只是初信主,但開始認真追求信仰,這成為她人生第一個轉捩點。黃院牧參與教會查經聚會、主日學、事奉,後來更透過參加人生第一個夏令營,回應作全職事奉的呼召;只是未有即時展開裝備,而是相隔十年之後!

踏上全職事奉路

這十年間,黃院牧沒有忘記全職事奉的心志。她因公司前路不明,考慮尋找工作之際,竟然有工作機會主動出現!她轉職至一間小型公司,與很多基督徒一起工作,平日更會談論各自在教會的事奉。這氣氛鼓勵她報讀延伸課程,裝備自己在教會更多的服侍,例如教主日學、作執事等。這是她人生第二個轉捩點。

其後老闆因健康問題而有意結束公司,讓黃院牧思考前路,憶起昔日的呼召:「這是否全時間讀神學的時候?」最後公司因有新老闆加入又可繼續營運,同時她祈禱尋問神的心意,又在工餘時間繼續修讀延伸課程,以兩年時間尋求明確的印證,包括家人的支持、教會的支持和神學院的錄取。最終她在2003年9月開始了為期四年的全職裝備。

2006年,患有糖尿病的黃媽媽離世,為黃院牧帶來另一個打擊。雙親先後離世,令她更多思想生命的問題;當她回到自己的堂會成為傳道人時,對於面對家人離世的弟兄姊妹有更多的理解,但自覺未懂如何在這方面牧養他人。

病患經歷與事奉

黃院牧擔任教會傳道尚未滿一年,突然身體不適,原來甲狀腺有五、六個瘤腫,醫生建議做手術切除整個甲狀腺。手術後,她失聲了幾個月,後來約見耳鼻喉專科醫生,得悉是聲帶的神經線受到影響,預計最少半年才能慢慢恢復。「當時我真的感到很無助,跌進人生的低谷中。作為牧者,失去聲音又如何講道、教導、探訪、關顧?」那段「無聲」的日子,她以電郵、文字與弟兄姊妹保持聯繫,同時更多與自己對話,對自己的生命作深層的反省。她回想自己與人相處時,原來說話急速、語氣認真,予人壓力甚或可能得罪了人,聖靈幫助她反省並給予提醒;加上聲線及服藥的影響,她開始學懂放慢自己的速度。

聲線慢慢恢復後,黃院牧繼續在教會事奉。那時很多弟兄姊妹的家人患重病或離世,她不斷探病及協助處理殯葬事宜。另外,教會內有一位單親姊妹突然精神病復發被送往醫院,她不但目擊整個過程,其後幾個月更要協助跟進,包括姊妹的女兒的照顧安排。黃院牧頓感希望在牧養上有更多學習,於是有神學院同學向她推介臨床牧關教育課程(CPE),最後她以八個月的兼讀形式,在香港浸信會醫院完成第一單元。「我覺得這個課程對自己很有幫助,對自己有進一步認識,反省過去牧養時的不足。」修讀期間,黃院牧發現原來浸會醫院有個全時間一年制完成三個CPE單元的課程。當時教會已有主任牧師任職,她認為是時候可以放下事奉,於是請辭報讀這課程。完成後,她看見浸會醫院有院牧空缺,於是申請並最終獲聘成為院牧。

謙卑服侍陪伴病者

不知不覺,黃院牧在浸會醫院服侍已有五年。以往她在中小企工作,也在小型堂會服侍;與醫院相比,彷彿加入了一個大家庭,讓她事奉時不會感到孤單,學習溝通和彼此牧養,更可在醫院內自由地傳福音。

黃院牧自身的經歷也幫助她與病人容易產生共鳴。記得有次探訪一位準備要切除甲狀腺的病人,她在手術前感到焦慮,於是黃院牧與她分享自己的經歷。病人得到同理,願意分享自己的擔憂,更覺得黃院牧是她的「天使」。「這令我想起聖經的一句話:『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1:4)原來我過去的經歷可以成為別人的幫助。」

去年九月颱風山竹襲港,黃院牧留在醫院夜更當值。當時一位女病人情況轉差,姑娘看見家人情緒哀傷,轉介院牧前往探望。黃院牧很快回應要求,到病房陪伴病人和家屬,並鼓勵家屬向病人表達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最後病人於凌晨離世。其後家屬很感謝黃院牧,縱然她與病人及家屬無親無故,她的陪伴讓他們感到溫暖,特別在病人離世時,醫院外正值八號風球。黃院牧曾經歷雙親離世,對家人失去摯親的哀痛感受尤深,希望透過院牧服侍,真的實踐「全人醫治、榮神益人」這目標,並建立關愛文化。

黃院牧努力服侍之餘,一直心存謙卑,透過閱讀書籍、參與講座等持續進修,追求成長;她更透過發掘其他同工的優點向別人學習。她預計將會更多參與腫瘤專科的服侍,因此期望在生死教育、紓緩治療方面有更多學習,因她認同能夠陪伴病人走過人生最後一程,實在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