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釋題
「死亡」──雖然可以用「一瞬間發生」來形容,但她所承載的,可以是一生的價值體系:人對宇宙的看法如何,影響他對可見世界的看法如何、對不可見世界的看法如何。
「宗教」──是一個經過修飾的系統,她經過了一代一代社會傳統對生命各方面的解釋,形成了一個系統。因此,本文能夠探討的,相信是指每個人建構自己宗教/宇宙觀的過程,如何建立自己的死亡觀而已。
「宇宙觀」與「死亡觀」──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宇宙觀的建構漸漸形成,並漸漸累積在人的下意識;雖然不常自覺,但又意識到自己擁有一種思維(不一定是一個完滿自足的系統)。但當「死亡」一詞出現,要「我」接受「死亡」成為主體的一部份之時,我的宇宙觀就跑出來,或是抗拒它、或是接受它。
認識與死亡觀有關的宇宙觀
正如以上所提:死亡雖與宗教有關,但由於系統複雜,作者避免將「死亡觀」與各個「宗教系統」對話,改而採用與死亡觀有關的一些述作,探討其宇宙觀的基礎:
人物 述作 宗教/宇宙觀 死亡觀
孔子 未知生 焉知死/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 宇宙乃未知,人應盡今生修身成仁 仍會關懷後人,有餘蔭澤後人
老子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各復歸根 歸根曰靜 是謂覆命 覆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沒身不殆 宇宙姑且以道稱之,其實是沒有名稱的 死亡是回返自然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義」是人生最高的價值 死亡是不可知,人生時盡力,死後必歸安息
荀子 義之所在 不傾於權 不顧其利 …重死持義而不撓 是士君子之勇也 人有義就尊貴 有尊貴比有生命更重要
莊子 知天之所為 知人之所為 至矣/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與 皆物之情也/夫大塊載我以形 勞我以生 供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聖人無名 人在天地之中是很渺小,生死就像晝夜 善待生命就等於善待死亡
淮南子 洞同天地 渾沌為樸 末造而物 謂之太一……人生於無 形於有 有形而制於物 能返其所生 若末有形 謂之真人 真人者未始分於太一者也 宇宙是渾然為一,人是分出來的有形物,所以較次之 歸回太一(乙)是自然的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 染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 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宇宙是有道德的內涵 死亡是合乎自然,相反扭曲真理是不合乎自然
釋迦 佛陀”Buddha”即覺悟者,指能徹底瞭解宇宙真理的人 宇宙分數個界別,人可在今生修煉成羅漢 進入超渡或輪迴
所羅門 一代過去 一代又來 地卻永遠長存/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 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宇宙的內容是超越智慧能夠承載的 人用信心超越智慧,就超越空虛進入永恆
大衛 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 你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 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上帝是歷史的主是人生的主 人生歸回上帝就可歸回永恆
亞那薩哥拉 相對於B.C.500的希臘,認為神明統治世人,因為當時希臘人崇拜太陽神,以為太陽是一個神明,有無限的力量,亞那認為太陽只是一堆燃燒的物質,法官判他死刑,他說:大自然早就判了我死罪,我有生就必有死…… 認為世界是一個統一的「精神」,這主張與當時充滿神話色彩的希臘世界是一個突破 把人與自然合而為一,世界是一個可見物質世界,死亡是一個不可見的物質世界
柏拉圖 認為宇宙是一層層的觀念世界,最上是「第一」觀念,他稱為「善觀念」,下層的感官世界是分受了善觀念的餘蔭 認為宇宙是萬物流轉,卻同歸於一 死亡只是肉體死亡,而精神靈魂是永遠不滅
笛卡兒 相對於柏拉圖提出先有觀念,後有實物的先驗論,笛卡兒提出真實的東西一定先經過感官察驗得到,才算成立。因此,他如何察驗到他存在?他說:我思故我在 宇宙是一個不可知的名詞 死亡是從存在到不存在
與心靈輔導學相關的課題
一、我們不嘗試用宗教標籤來劃分,只描述不同的傳統或故事:
- 人的死亡是由土提升變水、變火、變風、變氣的過程;
- 有人在病危時看到床邊有牛頭馬面;
- 有人要求臨終時要有一個銅錢放口,認為是好上路;
- 有人臨終時看見白色的發光圖像,有神靈張開手微笑地迎接他/她進入天堂;
- 病者要求臨終傅油、或祈禱等;
- 其他……
從病者的宗教內容述說,其實反映出在他/她下意識中對生、死的看法;若他/她對死亡有恐懼,反映其宗教觀是消極的;若相反,則反映其宗教觀是積極的。
因此,我們若說要作心靈輔導,可能從探索病人內心的宗教性圖像作入手,然後慢慢引導他/她除去消極的宗教觀,把朝向信、望、愛的積極宗教觀來承托他/她載浮載沉的心靈,這看來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
二、用生活化的詞彙來解釋「死、生」觀念在彌留時刻的不同宗教因素
死 生 解釋
虛無 實在 認為生比死容易掌握
靜止 活動 認為只有在生時才能作事
果報 前因 若不是長壽、善終,就是報應
幻滅 生長 死亡是希望的幻滅
氣散 氣聚 認為死亡是氣息離開身體
孤寂 溫情 認為陰間是孤寂的
苦 甜 面對死亡是苦的、不願面對的
惡 善 認為死者的世界是邪惡的世界
壞 好 認為人落在陰間的權勢之下是恐怖的
審判 修煉 為了避免死後受審判,今生就要修煉
從以上的死、生相關概念,大都給予「生」的價值是正面的,而「死」則相反;但是從輔導學的角度看,解開對死亡原因或過程的負面心結是很重要的。那是說,人們容易為早逝、痛楚的惡疾、意外死亡等情況看為是宗教審判、是惡行的報應等;這些咒詛對病/死者及家屬都帶來很重的心理負荷。相反,若人能夠在死亡事件上作內省的功夫,對病人自己的心境會帶來寧靜及勇氣。
作者相信,能夠參與全人關懷的行列的宗教素材,必須要對「死亡」有積極的解釋,因為「死亡」是一個非常孤單的過程,甚而是至親也不能進入的最後一程;從作者的臨床經驗看,病人對死亡觀的主觀理解及從而產生的信心,才是陪他/她跨越那門檻的同行者;那麼,究竟那些使他/她產生恐懼的宗教觀,是否就如鐵鍊子一樣,把他/她綁著走上這最後一程?若然,我們又可否及時把這鐵鍊子拿走,換上一雙有釘痕的、溫暖的手?
三、生死之間的四環節
生 生死之間 喪禮 死
以上的四個環節,若除開經驗而說, 有九種關係可以探索:
- 生者視生
- 生者視死
- 死者視生(邏輯假設)
- 死者視死(邏輯假設)
- 在生死之間進行沉思的人對生的體會
- 在生死之間進行沉思的人在此階段的沉思
- 在生死之間進行沉思的人對死的思想
- 喪禮時刻的人看生命
- 喪禮時刻的人看死亡
從作者作青年輔導的經驗,很多青年人犯上誤殺罪,是由於他們內在沒有「死」的觀念,他們只見到「生」的世界,以致會因過份運用暴力而犯下殺人罪‧現今有學者提出要在學校階段向學生灌輸「生死學」,使他/她們對生命盡頭及另一面有所認識。
在以上九種死、生關係中,引發人正面思想死亡意義的,是宗教儀式帶給人的安慰;不管那一種宗教,她們的死亡儀式都含有向生者發出安慰的信息,表達死者已經安息。因此,從輔導的角度看,家庭中當家人彌留之際,宗教的功能是不容忽視的。
四、心靈狀況的評估
對於一個瀕臨死亡的人,他在那一刻如何回望他/她的生命呢?根據Rosow的理論,當人要總結自己生命軌跡的時候,大致朝向三個範疇來反省:(1)我有何價值?(2)我屬於那個團體,有那些成員?(3)我接受那一種解釋我生命的宗教演繹?在臨床輔導的觀察,當病者知道自己朝向死亡的時候,他/她會由(1)拒絕、(2)憤怒、(3)討價還價三個階段進入(4)接受、(5)預備死亡的階段;那人是否能進入門檻,就在乎能否解決前三個問題。
若病者能夠重新整理自己的價值系統、知道身之所屬、 在自己認同的宗教觀內安身立命,他/她就能夠順利進入第四階段;否則就會在第一到第三階段不斷受心理折磨。因此,我們在心靈輔導上,用五個指標來評估某人的心靈狀況,並藉輔導及宗教因素使病者得到積極的扶助:
- 生存的意義與目的--當我回望時,是否接納自己已達到生存意義;
- 自我形象--認識「死亡」是正常的,不是咒詛,而且是有尊嚴的;
- 愛與相屬--我是否感到我在別人心目中,有一定位置及重要性?
- 饒恕與接納--我思想我對別人、別人對我已經沒有憎恨?
- 盼望--我是否肯定不會恐懼「在呼出最後一口氣之後的境況」?
結語
當人瀕臨死亡,無論他/她是否有接受一種有儀式的宗教,他/她也會整理其本體內的精神向度,包括會問:甚麼是死亡?當身體細胞停止運動後,還有甚麼形容這個「我」?……這些都是對死亡發出的問題。
作者在本文嘗試展現較闊的宗教/宇宙觀,目的是要表達:若人早一點整理自己的宇宙觀,在「本體」接觸「死亡」這處境之時,就不會在心理上跨不過「接受死亡」這事實,最後使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在恐懼、憤怒的過程中走完人生的路程。
參考書目:《四部精粹》、《中國歷代詩歌名篇賞析》、鄔昆如《希臘哲學趣談》、關鋒及莊子內篇《解釋與批判》、蘇行三博士《四十二章佛學講記》、Richard Kalish著,張隆順編《老人心理學》、湯新南《評估病人心靈需要》、黃天中《死亡教育概論──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