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恩—人生的滿足

李德恩—人生的滿足

 採寫:梁婉琴 

院牧服務在公立醫院開展,到明年就30年了。早期的院牧服務由於發展快速,除了聘請傳道和牧者擔任院牧之外,還會因應需要聘請探訪幹事。李德恩便是其中一位。他92年加入瑪葵團隊,至今已有21年。雖然沒有甚麼耀目的表現,卻是努力不懈,盡忠職守。

醫院是童年的居所

出生於四十年代末,父親在解放後返回大陸工作,但一去便三十多年。本來家裡還可以有母親和四兄弟姊妹彼此相依,但母親需要出外打住家工,兄弟姊妹就只能寄居於叔父家裡。所以德恩自小就感覺寄人籬下,更難得一嘗父母的愛和家的溫暖。

他三歲那年嚴重跌傷了左膝蓋,家人帶他看跌打,但幾年都沒有好轉,最後才到醫院檢查,發現膝蓋骨已經長了一個瘤,需要開刀切除。由於母親不能放下工作照顧他,唯請求允許他留在醫院。那年他才7歲,這一住就住到12歲,醫院彷彿就成為他童年的居所。還幸那時紅十字會已經在醫院辦學校,德恩總算有機會在醫院裡繼續讀小學。

在醫院療養期間,德恩不慎再跌一跤,因此要再做手術,膝蓋亦因而永久受損。至今他的左腳仍是不能伸直,走路時也得「拐」著行。「我當時心裡極度埋怨媽媽為甚麼不早些帶我出院,不過最終也沒有說出口。其實我一直都把不愉快的童年感受隱藏著,所以長大後變得自卑和沉默寡言,甚至不懂得與人建立關係,對於人生更是感到灰暗,沒有甚麼目標可言。」德恩坦誠分享童年的坎坷,因為崎嶇的路他已經走過。

燃起對醫院的負擔

雖然沒有人生方向,但總要生活。經朋友介紹,他學象牙雕刻,五年後更成為「師傅」正式入行。不過工作並沒有為他帶來真正的滿足感,那段日子他最大的興趣就是賭博。「其實我在醫院時已學識賭錢,入行之後同事們都喜歡賭錢,我就跟他們經常流連賭場,但即使贏錢,心裡仍是十分空虛。」缺乏意義的生活只有追求無聊的刺激,德恩以為自己的餘生只能這樣度過。

79年他的母親退休後買了一間小房子,他和哥哥、妹妹便搬進去和媽媽一起居住,他終於可以有「家」的感覺了。多年來和母親,甚至兄妹都是聚少離多,一家人難得一起生活,德恩當然珍惜。85年底,他母親患病入院,因為她已經信主多年,所以教會的傳道人常到醫院探望她。「傳道人真誠地關懷媽媽,又為她祈禱,我頓時感到原來人間有愛。多年來我都在尋找愛,那一刻我好像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原來愛就是從神而來。」病床的關懷,成了福音的見證。

於是德恩開始接觸教會,並且信了主,信主後他很快就投入這個「屬靈」的家。為了讓生命能有徹底的改變,並與多年的不良嗜好一刀兩斷,他離開從事二十多年的象牙雕刻工作。以往散漫的他,在新工作上認真和積極,人際關係也明顯有了改善,心裡更常常希望可以事奉主。「可能傳道人到醫院探望我媽媽的那情景實在太令我感動,使我不期然喜歡探病,於是便很『勇』的要去醫院探病。但很快就發覺自己雖然有心,卻沒有知識和技巧。適逢瑪葵院牧室開辦探訪義工訓練班,我便報名參加。」89年受訓後,德恩更成了積極參與的義工。92年院牧室有需要增加探病的人手,德恩就應聘為探訪幹事。

為突破而感恩

當探訪義工和做探訪幹事,原來是有很大的分別的。最明顯是做義工可以選擇,做同工就要承擔。以前有些病人是德恩從未曾接觸過的,例如荔枝角醫院的痳瘋病人和葵涌醫院的精神科病人。「記得我探望一位已康復的痳瘋病人,心裡一直都很想學像耶穌『伸手摸他』,藉此表達對他的接納和愛,但卻有許多疑慮。終於在第三年,我才敢按手為他祈禱,我為自己能有這個突破而感恩。」

至於精神科的病人,就更不容易了。德恩總結出關顧的要素,「首先不要害怕,然後是耐心聆聽。有些病人10年都會重複說同一個故事,但仍需要聽,並且要表達反應。若病人的認知和情緒狀況良好,就可以給他們一些教導,也可以分享福音。其實精神科病人很坦率和天真,只要真誠相待,就可以贏得他們的信任,更會成為他們的朋友。」德恩用真心與誠意關心精神科病人,不但領他們信主,甚至會陪伴他們返教會。

由於學歷的限制,德恩多年來只能作有限度的在職進修。當2011年院牧聯會特別為在職的探訪幹事開設CPE課程,他自忖將屆退休之年,是否仍需努力?但幾番掙扎,最後在同工的鼓勵下,終於報名參加。「感恩是能夠在退休前給自己一個挑戰,CPE給我最大的得著,是讓自己成長,幫助我突破性格的限制,改善了表達的能力,這些學習都對我很寶貴。」德恩努力的完成CPE的每一個功課,包括逐字報告和神學反省,而他最喜歡是同儕間的分享和勉勵。

今年四月底,德恩要退休了,回顧走過事奉的路,他心裡盡是感恩和滿足。「我的前半生都是漫無目的,但神卻讓我尋回生命的意義,更讓我能夠與病人分享神的愛,這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滿足。」德恩說他雖然退,卻不會休,他會定期返回瑪葵當義務同工,更會每星期抽一天家訪出院院友。他期望餘下的人生仍是充實,繼續成長,祝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