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不會隨歲月而退減

使命不會隨歲月而退減

 採寫:梁婉琴 
張偉昌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堂主任牧師

禮賢會香港堂是禮賢會在香港的第一間堂會。現位於西區般咸道的座堂興建於1914年,明年正是這「歷史建築」的百歲生辰。在古老座堂的後面,原來有一座擴建的現代大樓。古今相接,正好標誌著教會的使命並沒有隨著歲月而退減,十字架的光輝依然在社區中照耀。

禮儀不只是傳統

「早期宣教士來華,傳教事工的開展,多是透過辦學和從事醫療服務,禮賢會也不例外。由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禮賢會在傳道、社福醫療及教育這三方面都是同步發展。當年在東莞城禮賢會總會更為痳瘋病人建痲瘋病院,在最基層和最困難的地方展開服侍和福音工作,為醫療事工奠下了美好的榜樣和基礎。禮賢會過去在香港也有醫療事工,20年前我們在荃灣和葵涌區還有開設診所,服侍坊眾,教會亦一直有辦學,但近年我們比較集中資源發展社區服務。」堂主任張偉昌牧師向我們介紹教會的傳統和現時的發展方向。

禮賢會香港堂的社區服務,就是包括位於大樓的幼稚園和一個以服侍坊眾為主的日間社區中心。此外教會還在禮賢區會於石排灣所開設的一所長者中心內開設了福音中心,「除了提供一般長者中心的服務外,我們更在主日舉行崇拜,現時每周也穩定有數十人參加,我們都視他們為教會的一份子。」張牧師認為,跨區發展,依然是服侍和傳道的結合。

提及會眾人數,張牧師告訴我們現時教會的崇拜人數超過800人,主要為中壯年,其中不少是七、八十年代的學生運動信主加入教會的。但這些七、八十年代的中學生,如今都已經是中壯年了。近年教會的增長卻主要來自會友的親人。張牧師分享了禮賢會的一個傳統,「禮賢會有很強的家庭觀念,這很可能和兒童洗禮與及我們的禮儀傳統有關。這禮儀傳統的影響下,弟兄姊妹的下一代都繼續在教會成長和服侍。即使他們遷離了本區,也先在居住區域物色其他禮賢會,有些會友仍長途跋涉於主日回來聚會。」原來禮儀對教會並不只是一個傳統,更是凝聚的力量。

服侍與傳道取得平衡

對於病患牧關的事工,教會當然不會感到陌生。一方面是因為教會有這樣的傳統,加上會友或他們親友患病的個案也越來越多。所以教會也有安排專責同工作相應的牧養服侍。張牧師就請負責牧養長者的高歡愛傳道分享事奉的體會,「我服侍的長者包括本堂的會友和長者中心的會員,前者也有一些是住在老人院的,牧養的重點當然是為他們祈禱和堅固他們對神的信心,如果面對快要臨終的,更要幫助他們作好離世的準備,也要支援家人度過哀傷。至於在長者中心未信主的老人家,最重要是先關心和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到我們(教會)是帶著誠意與他們同行。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急進,要按著他們的步伐,適當時才和他們祈禱並分享福音。」她發現當長者親身經歷神的恩典時,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福音。高傳道坦言她其實也在過程中不斷學習和調校,才能夠在服侍與傳道中取得平衡。

當患病家人仍未信主,弟兄姊妹會非常著緊,更會期望教牧盡快領他們信主。高傳道有這樣的體會,「我認為在平時多關心患病的親友,弟兄姊妹其實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所以我鼓勵弟兄姊妹,先關心和探訪他們,與病者熟絡,讓他們對祈禱和福音有開放的心。待時機成熟,聯同牧者,帶領他們認信,甚至為他們洗禮。」高傳道另一個體會是要不斷提醒弟兄姊妹學習將病患者交託神,「很多時候,親人雖然生時沒有開口認信,但他們有否臨終前在心裡面接受神,唯有神才知道,弟兄姊妹雖有愛心,但也要學習相信神有主權,這樣,即使面對親人離世,也不致失卻平安與盼望。」

病患關顧是眾人的服侍

這時,負責關顧培訓的鄭瑞珊傳道也加入分享,「弟兄姊妹需要明白病患關顧除了傳福音,還有其他的學習。我們常常鼓勵他們在病患關顧時,需要更多留意上主的作為,包括在病者身上、在家人身上,還有在關顧者身上,甚至在其團組和整體教會之中,神是如何臨在、賜福和使用。」她更分享親身經歷過父親由患癌至離世安息,留意到自己的心路歷程、父親對信仰的回應、家人之間的情緒和壓力等等,這些體會讓她明白每個病患者及家庭都有其獨特性和複雜性,不能一概而論。她認為若要做好病患牧關的服侍,不能只靠牧者傳道人,弟兄姊妹接受訓練是不可忽略的。

談到服侍,鄭傳道指出教會近年都有參與醫院床邊關懷和節期活動,但人數不算多。她坦言病患關顧毋須達到全民皆兵,卻希望有更多受過訓練的弟兄姊妹可以參與。「病患或生死畢竟是一些嚴肅的課題,確實需要預備好心志才可投身服侍。經驗告訴我們,大部份有負擔的都曾經是過來人,或是他們自己,或是親人經歷病患,令他們有更大的動力或逼切感去接受訓練,學習如何適切的關心病者及其家人。」為了開闊會眾對常見病患的認識和提升關懷技巧,教會近年辦過不同的講座,亦有選取機構舉辦的課程加以推介,讓弟兄姊妹可按需要和感動參加。

聽罷牧者傳道的分享,我們感受到教會對病患關顧的承擔,並且不僅視之為一項事工,而是屬靈生命的建立,確實難得,更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