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堅牧師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主任牧師
走進繁盛的銅鑼灣商業區,車輛川流不息,行人熙來攘往。在這黃金地段、商廈林立之中,聳立著一幢歷史悠久卻有現代面貌的教會建築——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歷時三年原址重建的公理堂昔日只有4層樓,現時是樓高24層。進入教堂,寬闊的大堂給人一種自由的感覺。
「無牆」的教會
陳志堅牧師分享,公理堂構思重建始於07年,「重建有客觀和主觀原因,前者與建築物結構有關。由於舊堂已有60年歷史,老化情況日趨嚴重,多處出現裂痕,潛在安全問題。後者是隨著事工發展,加上過去10多年積極拓展商區福音工作,教會的設施實在不敷應用。雖然部份重建會較容易,但考慮到結構問題,最後還是選擇全幢重建,感恩會眾都一致支持,更感謝上帝藉重建工程,讓會眾再次體現合一和信心的重要。」重建聖所,原是為了建立屬靈生命,公理堂經歷的是雙重的祝福。
為了要成為一間「無牆」的教會,新堂在設計上花了一番心思,「我們用了很多玻璃建築,從而增加透明度,吸引更多人進來。教會既然座落在這個集購物、消閒、娛樂於一身的商業區之中,我們希望教會能成為這鬧市中的屬靈綠洲,讓忙碌拼搏的一族,在這裡有歇息和思考的空間。我們感恩有更多的空間服侍人,但最希望的是擴濶每個人心靈空間,與上帝結連。」但願這不單是個人的期許,更是教會的異象和使命。
除了商福事工,教會亦同時利用空間發展全人導向的服侍。「建堂過程中,我們祈求與我們異象相同的機構租用教會,成為事工伙伴一起服侍社區。上帝的預備實在超過我們的所想所求,現在分別有基道書樓、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基督教靈實協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香港青年協會,提供不同服務,涵蓋對象更由兒童至長者都有。」教會能夠善用資源,成為一個提供身心靈關顧的平台,又能擴濶傳福音的接觸面,實在是雙贏之策。
安息在屬靈的家
新堂地方大了,聚會的地點分佈在不同的樓層,牧者往往是要「多走一里路」,才可以與會眾相見。「其實不論牧者同工,或是弟兄姊妹最初都會感到不習慣,但現在算是適應過來了。因為大家都視教會為『家』,所以新堂雖大卻沒有令他們的歸屬感減退。」因為教會重視「家」的觀念,所以一直有一個特別的傳統,就是讓會友在教堂內舉行安息禮拜。「這樣的安排在舊堂時已有,但由於地方所限,所以沒有現在那麼方便。因此建新堂時,我們作了相應的設計,包括增設地下大堂的通道,讓靈車可以駛進教堂;而其中一部電梯也是特大的,以便能夠運送靈柩。現時舉行安息禮的次數比之前頻密多了,雖然每次都需要動員大量人手,又要多方配合,但教會也是樂意的。會友在這裡接受洗禮、舉行婚禮,若也能夠安息在屬靈的家,實在是一件美事。」的確,這實在是一件美事。如果有更多教會能如此重視安息禮拜就好了。
教會進入一個新階段,雖然面對不少的適應,但關顧事工仍是教牧其中一個的重點。每逢週二,教牧都會帶領弟兄姊妹進行日間分區探訪。為了配合個別或特殊的需要,教會更會有非固定探訪。「週二探訪是一般性的,以家庭為主,但有些弟兄姊妹因長期病患未能參與聚會,缺少了支持系統,當中很多是長者,但也有壯年的,教會成立了『主愛探訪組』,裝備一些有心志且有時間的弟兄姊妹作為探訪者。當有需要時,他們就能發揮關顧代禱的功能。現時教會有接近20位探訪成員,亦會繼續招募有心志的肢體加入關顧服侍的行列。」主責關顧事工的劉美鐘牧師加入講解探訪組的運作。
從被照顧者身上學習
談到病患關顧,陳牧師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他的女兒今年21歲,但由於出世時發現患有先天性發展遲緩,成長階段為父母帶來不少挑戰和考驗。「我和太太最初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只知道女兒的四肢不懂得發力,就連發音也得靠言語治療師用儀器輔助。經過了很多檢查,醫生才告訴我們她身體有甚麼問題。由於女兒的大小肌肉都不靈敏,手眼協調不佳,而且缺乏空間感,有一次她甚至在學校門口被的士撞跌,幸而沒有大礙,實在感謝上帝的保守。」談到這位女兒,陳牧師常常語帶感恩。
此外,基於她的限制,所以初小的時候只能讓她讀特殊學校。但從高小至中六,她卻又有機會入讀正規學校。陳牧師再次形容這是上帝的恩典。「其實在女兒成長的歷程中,我和太太都深深體會到人的限制和上帝的恩慈,神又讓我們明白生命的價值,更讓我們從中學習順服和感恩。雖然女兒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限制,但上帝賦予她樂天的性格,亦使她生活得很愉快。看著她能夠在種種限制之中仍然享受生命,反而成了我們的鼓勵和動力。」原來被照顧者也能給照顧者帶來喜悅與益處。
陳牧師說經歷女兒的成長讓他的牧養更扎實,「因著這親身經驗,在牧養過程中我有更多的同理心,明白面對苦難時那份心情;我體會過掙扎的真實,不輕看別人的難處;我更經驗信心和禱告的能力,教導弟兄姊妹更多交託。」從生命中學習牧養,又藉牧養建立生命,才能夠帶來個人和教會活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