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本身就讓人有一點「傳統」的印象,上水堂早於一九四一年立會,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也算得上一所「老」教會,加上她所處是上水圍村之地,「傳統」的感覺就更強了。
圍村情來了
這座還保留著一部份金字頂紅瓦的建築的教會,前身是一幢別墅,主人是一位信主的圍村望族人,因知道教會有需要自置堂址開展事工,他便將別墅售予教會。時至今日,上水堂依然保留著點點的「圍村情」,教會其中一位宣教師正是來自圍村,而且部份長執也是圍村人。
「圍村情」的具體體現,是教會的濃厚「人情」。張漢強牧師分享他對教會的感受:「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相處得十分融洽,就像一家人;有些已遷到遠處居住的會友,依然每主日回來崇拜,我相信都是因為他們對教會有一份深厚的感情。」
對於年青的張牧師來說,上水堂算得上是一個「老」教會,而他到堂會當主任牧師亦只有一年多。對於要帶領一間「老」教會「重拾青春」,張牧師是否需要突破很多舊有的傳統,他的牧會策略又會怎樣?豈料這位年青牧者,卻帶點老成持重的回應:「我沒有刻意去改變教會的傳統,但需要做的就要去做。這一年多我也在不斷觀察和摸索,希望能夠定出合適的發展方向。坦白說,我沒有一套特定的牧會模式,若果有,姑且可以稱為『睇送食飯』模式,也就是說,當某個事工有潛力去發展時,如果資源能夠平衡的話,我們就應該去做。」
扎根先於發展
對於教會要發展的事工重點,張牧師歸納為對內和對外兩方面。「對內要做扎根的功夫,教會必需培植願意委身的弟兄姊妹,特別是年青一代。因此我挑戰他們接受為期一年的門徒訓練。現時共有六名門訓成員,他們都是初職的弟兄姊妹,年齡介乎二十至二十五歲。」張牧師指出由於訓練的要求相當嚴格,是「貴精不貴多」。至於訓練材料,張牧師並沒有採用坊間的現成材料。「我們以查經為主。每次我們會先一起吃飯,然後就是查考神的話語,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式,也就是耶穌所採用的模式。」原來吃飯和查經這些老得掉牙的「舊橋」還沒有過時。
張牧師一再強調裝備信徒的重要性。「教會的口號是『福音人生、群體裝備』。在實踐傳福音的大使命之先,信徒必需有紮實的屬靈生命,否則就只會流於口號,空槍上陣的結果必然會輸。因此要從最根本做起,培植出有生命質素的屬靈群體。」
由於發展必需有生力軍,面對稍有「老態」的情況,教會的重點仍是以青少年為主。「上水堂現時有二百多人聚會,老、中、青各佔三分之一;但二十歲以下的人數明顯較少,因此有需要做中學生工作,發展青少年事工。」教會在過去一年分別於兩所中學舉辦查經班、佈道會和福音營等活動,但張牧師認為若要同學在信仰上「穩打穩紮」,仍然離不開門訓。「現在我們的策略是由宣教師尋找一些願意委身的同學,直接在學校裏進行門訓,再透過他們去影響其他同學。」很明顯,教會的內外焦點是放在年青事工之上,或許這正是教會要重拾青春的當急之務。
醫院心 院牧情
上水堂不但在北區有悠久的歷史,在參與區內的院牧事工也有一段很長的日子。「據我所知,當粉嶺及北區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成立,上水堂已經開始參與。多年來教會都有牧者或宣教師擔任事委會的董事,當然也有奉獻支持。至於會眾的參與,還未落實到弟兄姊妹的層面,只有個別的弟兄姊妹參與探訪工作,但幾位牧者對醫院的關懷事工仍特別有負擔,所以我自己會多去醫院探訪或為病人洗禮。」由牧者以行動參與,相信是最有效的身教。
張牧師更作了這樣的詮釋:「我相信每一個事工的推動,包括院牧事工,都很視乎牧者如何去取決和擺放他的重要性,當然還需配合教會的實際能力。教會的人力和資源都有限,實在會有優次之分。但醫院實在是一個需要關心的地方,教會也應按自己的力量表達關懷。」對於若現階段要教會有太多的參與,張牧師坦言教會會有實際的難處。雖然如此,張牧師表示上水堂與院牧室已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係,毫無疑問教會對北區的院牧事工仍會予以支持和樂意承擔。